阅读记录

第154章 渡河[1/2页]

枭臣 更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拉铁成丝倒不是什么技术。
      前朝匠师就能造琐子甲,与鳞甲同属上等铠甲之列。
      琐子甲就是用拉铁成丝,再剪丝造环编成链衣以防刀弓。
      只不过琐子甲防箭射、刀砍甚佳,但防利刃刺击较弱,故而不比鳞甲受将卒欢迎,不过技术传承一直未断。淮东战将也有喜欢扎甲外再披轻便琐子甲的,作战的防护力尤其高。
      拉铁成丝容易,匠工对细铁丝的淬液退火也有技术积累,但是拉出上百丈甚至上千米的细铁丝,再使细铁丝合股拧编为绳,却不是一桩容易的事情。
      淮东林政君级、载量逾两万石家的超大型海船问世以来,对绳的强度、韧性就提出高、苛刻的要求,特别是系帆桅的绳又不能无限度的粗下去。
      相比传统的麻绳,铁丝及铁丝绳无疑是好的选择。也唯有淮东这方面有强烈的需求,才叫淮东匠工能持续折腾好几年、投入大量的资源去完善铁丝绳的技术。
      如今黄龙滩辎营里储备的那几十捆铁丝绳,还远不能说善美,但相比较传统的麻绳、铁,则着明显的优势。事实上早两年前铁丝绳就应用于林政君级的海船之上,却非其他势力能了解。
      一根长达五百步的铁丝绳,能承受数万斤的拉力,但总重不过四百斤;而相当强度的铁,甚至要有数千斤、上万斤。
      就算两岸有能承受数万斤拉力的固定物,将四百斤的铁丝绳与上万斤的铁横架湍流之上的难度,也绝对不是同一级度的。虽说铁丝绳悬空水面之上,也不是绝对没有办法毁去,但绝对比举火烧毁一段麻绳或竹要困难得多。
      罗虎乍到铁丝绳以及一捆捆仅有分厘细粗的细铁丝时,心想这玩艺儿造绊马,敌骑冲刺之前的战场拉上几道,该他妈的多叫人激动啊!不过他也没有提出来,这种东西只能是一招鲜,淮东军诸将也应该早有考虑,要用只能用一次狠的,远不如其他领域的用途广泛。
      黄昏之时,陈渍与黄祖禹便赶来辎营,辎营里那几个平时穿便衣跟匠工混一起的工造官,这时也换上制式官服。
      今夜能不能成功龙爪岩与山门岩之间拉起悬,决定能不能给至今仍滞留汉水南岸的八万余敌兵以致命一击,陈渍与黄祖禹又怎么掉以轻心?
      这两天淮东军所展示出来的机密,叫罗虎异常震惊,为了好的跟上淮东军诸将的步伐,他跟陈渍要求随前部先行渡河参战。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深刻体会淮东军诸多神鬼莫测的战术。
      燕胡闻警之后,必然会疯狂反扑南岸的滩头阵地。血腥战场,将领身先士卒抗敌搏杀以激厉士气也是必须的,那高级将领亡于阵前也无法避免。要避免指挥体系因为将官的伤亡而崩溃,那就派多的将领过去以有替换。
      罗虎要随前部先去南岸,陈渍自然不会反对,反而会佩服他的勇气,将他与其他降将区别是开来。
      当然罗虎要去先去南岸,就要先进行溜训练。
      由于前期只能快架设两三根悬空滑连接两岸,所以先抢渡到南岸组织前期防御的一营精锐也只能拿具溜过河。
      计划先渡河的一营精锐,领头的是旅帅梁寿,削瘦的脸孔,叫罗虎很难想象梁寿从军之前只是登州城的一名屠夫,他们早前两天就给调来,进行经溜训练。
      进入山坳深处的秘密训练营地,罗虎才知道淮东军这次抢渡汉水并非临时起意,而是占领樊城之前就制定好的方案之一——秘密训练营地里,两根高柱连着一根悬,溜说起来也不复杂,但也需要事先进行反复训练,确保过江时不会因为个别人出现问题而卡那里。
      营地里,罗虎也看到了上百架准备用于封锁河道的精铁床弩、蝎子弩,这时扯下防雨漆布,拉出营地前,空地上露出狰狞的面目,前垒的兵马也做好准备,准备随时补入龙爪岩这边。
      罗虎试过两把溜,身穿甲衣的他,溜过百余米的距离,也没有太难,便与梁寿及营哨诸将进一步研究对岸的山门岩周围及庙滩岭的地形及各种应急作战预案。
      随他们先渡江还有十数匠工,要负责后期的悬桥架设。
      这次作战不是用滑送五百人过去,而是要用铁丝绳龙爪岩与山门岩之间架设一座可供人马大规模通过的悬桥,一两天时间里输送三五千甚至多的精锐兵马过江,一举切断庙滩岭南麓的襄谷通道,彻底破坏南岸敌军的北逃计划。
      这种作战方式,是罗虎之前想都没有想过的,不由得叫他想徐州之役时,陈韩三大概到今天还败得稀里糊涂吧……
      罗虎对陈韩三的徐州溃败也一直疑惑不解,入冬后冻得结实的大河怎么会突然间就分崩瓦解了呢?但叫淮东军的工造官一解释,罗虎没想这里的道理竟是如此的简单,没有知识真是害死人。
      入夜后,罗虎与梁寿率部到龙爪岩后集结;这时起了风,望着阴霾的夜空,罗虎担忧的问道:“会不会有雨雪?”雨雪天气无疑会加大渡河的难度。
      “狠下一场雪才好……”梁寿抬头看着天,渡河不是难事,有这么多床弩、蝎子弩封锁狭窄的河面,也不怕敌船能从水面上攻击精铁质地的道,但敌军闻讯从庙滩岭东南麓谷口赶到山门岩只有四十里不到。要是大雪天气,就能极大拖延敌军赶来围截的速度。
      雨雪天气对谁都不利、对谁都有利。
      而淮东军的准备工作做得充当,天气越恶劣,相对来说,只会对南岸没有防备、没有准备的敌军不利。
      陈渍、黄祖禹走过来,说道:“南岸没有异常,这天估计要下雪,你们过去要小心山石滑脚;你们做好准备了没?”
      梁寿点点头,陈渍与黄祖禹及第二批率部渡河的李白刀,说道:“那就先把床弩推上岸……”虽说敌哨船入夜后每两个时辰经过这一河段,但保

第154章 渡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