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2章 汉水登高(二)[2/2页]

枭臣 更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服;而遣秘使封曹义渠为蜀王,倒不是说真希望曹义渠接受,而是要加深曹义渠与淮东之间的戒备与防范。
      只要曹家一日不屈服,一日不放弃兵权,一日有从峡江出兵进击两湖的可能,淮东就要荆州、夷陵驻重兵以备防曹家,实际是要化解淮东其他方面给燕胡的军事压力。
      然而只要曹家不放弃割据的野心,此时第一个要防备的不再是燕胡,而恰恰是有鲸吞天下之势的淮东。
      虽说关之战,曹氏子弟也多有丧命燕胡铁骑之下,血染关陕之地,但现实的政治利益面前,国仇家恨不过都是儿戏。
      荆襄一役之后,两湖都将容入枢、实际是淮东军控制的版图,但林缚也必须要将曹家视为迫切的威胁吧?胡穆心里暗自想着,说道:“宋公所议,我也觉得有遣使入川探一探曹家心思的必要……”
      “曹家除了遥尊帝室而行割据之实外,今后两年内当真敢出峡江吗?”林缚轻轻一笑,说道,“派使臣往成都走一趟也是好的。不过川蜀百业,以巢丝、织绸、盐铁以及布染为兴,曹家的势力眼下还只能勉强控制渝州,我记得湘西有道与蜀地东南相接,其道险不足以大军通过,但盐铁绸布等物进入还算方便。只要曹家还遥尊帝室,就不能阻渝南地方受江淮盐铁绸布等货物。我们且看曹家得三五年时间,能成什么气候!”
      虽说曹家据川蜀、陈芝虎据关以及董原都是燕胡能打出来的有分量的牌,但看林缚的语气,都不是特别意,胡穆也是暗暗感慨:就算有董原及帝党拖后脚,燕胡能紧密联合曹家,也只能跟淮东势均力敌吧。
      短短三五年间,天下形势变易,真是叫人目不暇给啊!
      不管胡穆心里想什么,宋浮站一旁说道:“陈芝虎不过是保存了实力,又接叶济罗荣三万残兵逃去关,就得秦王之赏,想必主公此次还江宁,开府立官制应不话下……”
      林缚微微一笑,没有应宋浮的话,但胡穆看来,林缚属意如此。
      林缚已经位居国公,以崇州五县及夷州为私邑,但性质还是封邑,虽有僚属,但仅限于长史、丞、主簿、典史等有限数人。
      开府立官制而置将臣的意义则截然不同,立官制置将臣实际等同于立国。从此之后崇国将成为越朝的属国,而非之前的属邑。
      对林缚来说,加封王爵或赐锡,都没有太大的意义,但开府立官制而置将臣,实际是将当前的枢密院加实际性的转变为崇国公府,或者说将枢密院从枢割离出来,置于崇国公府之下,使枢密使的将吏为崇国之将吏、使淮东三十万将卒正式转变成崇国之兵,才是代元而立实质的一步。
      胡穆心里暗想着,但见高宗庭向他望来,他心思活络,转念明白林缚即使有开府立官制之心,这事也不能由淮东诸人提出来,这可不就是为他准备的事吗?
      胡穆心想淮东诸人应有向左承幕暗示过此事,但左承幕枣阳时就返回江宁去,应该是珍惜声名,实不愿出头做倒越之臣,胡穆也有所犹豫。
      虽说林缚将来代元而立,自然不会忘了他的功劳,朝自然为他美名赞誉,但千百年之后史家言史,则未必会有好名声了——也由不得胡穆不犹豫。
      但这些犹豫的念头只是胡穆脑子里转了一转,相比较后世可能的负面评价,现实的好处是触手可及的——仅仅是放弃割据荆湖的野心,没有其他功劳,又怎能朝占据一席之地?
      “以下臣来看,枢密使有鼎立江山之功,为将来北伐便宜用事,开府置百官也是当然之选,”胡穆说道,“下臣不才,愿请奏言及此事……”
      宋浮与高宗庭对视一眼,知道林缚脸皮还嫩,说道:“这大雪天气,还要劳胡公先还江宁了……”
      胡穆说道:“举手之劳,不足言苦。”心想林缚难怪不急着回江宁去,开府立官制置将臣一经提起,江宁必会掀起些波澜来,林缚怎么也要表现得置身事外一些。
      林缚似乎当刚才的话题未给提起过,视线从汉水对岸的襄阳城收回来,说道:“襄阳之敌也不能久拖下去,军情司的战犯名单列出来没有?我看就以三十日为限,许二等以下战犯及普通军卒出城投降,赦免死罪;过三十日而不降者,伪汉军除都卒长以下军卒、燕军除小旗以下军卒之外,余者皆斩!进击襄阳城下的日子,也以三十日为期。”

第162章 汉水登高(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