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篇 飞逝的高中三年[2/2页]

我的三十载 无东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高中三年记忆最深刻的估计就是这段时间了,以至于,毕业后很多年,睡着后都会有种错觉,以为自己睡在出租屋里,然后自习课快迟到了,瞬间惊醒,回过神来,又觉得自己很搞笑。
      虽然高考成绩已经不能清楚的记得了,但高三的老师,我却记忆深刻,也充满了满满的感恩。
      每次考完试都会有班主任和你聊天,谈一谈为何没考好,或是引导你总结这段时间取得进步的原因。就像所有班主任一样,他会在课件来教室绕两圈,看看教室是否需要开窗通风;看看近期压力大的同学是否还在埋头做题,适时的让她歇一歇;看看那些调皮的孩子有没有小声点。上课时,他也会不时站在教室外观望,毕竟,没有百分百自制能力的我们还是需要这样的指点的。
      或许对于其他人而言,高中的班主任就像我的初中老师一样,甚至于所有老师都一样。任何事都有着双重标准,并且总是会无条件偏袒成绩好的学生,因为自己的起点不够,或是没有天赋,而被忽略,最后让自己彻底放弃的理由就是一次次的不平等对待,有时候还会被误解成打扰到好学生学习的不良分子。起初不小心或是没忍住做了一件出格的事情时还会有所顾忌与担忧,但即便得到责备,也传达着“你这么做一点也不奇怪,往届的和你一样的学生更过分,我只是出于工作需要规劝你好自为之”的情绪。最终,在一个需要沟通、理解、引导的年纪,不仅学习没搞上去,反倒被贴上“差学生”的标签,度过当下本人既痛苦又爽快的青春时光。
      高考前,每个班的“种子选手”总会得到优待。我的数学一直不好,总会拖总成绩的后腿。临考前没多久,被数学老师点名每天单独交作业,课间去默写定理公式什么的,虽然看上去像是落后的学生,但相较于初中时的待遇,这样的关注让我莫名感动,学习上也更为卖力。
      语文老师,完全一个老顽童,每次上课都是撒开欢了的天南地北的瞎侃,一篇文言文阅读能说一堂课。然而,仅仅通过他讲文言文延伸的知识就足够我们巩固很久,并且可以有效的触及我的海马体,更容易记住。就这样,看似紧张,也确实很紧张的高三生活就这样开心的度过了。
      英语老师,很有知识,他的课堂总会觉得自己学的还不够,虽然英语成绩一般,但如果不是有他教,想达到一般应该不可能。
      地理组的组长是高一班主任,教学安排自然不容置疑。高二高三的地理老师我更喜欢,她授课认真,专业知识强,课堂准备充足,所以虽然有时候会有难点,但总能很好的攻克,所以不用为地理学科的等级担忧。
      高三虽然开始带着做课外习题,但这些都不值一提,毕竟如果没有老师们的付出,自己一个人学肯定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没有结果。
      我是一个不会进行情感维护的人,很多事情顺其自然,所以现在和大家几乎没有什么联系了。但是,我时刻怀着一颗希望大家都好的热忱的心。
      高中三年,除了认识了班上的同学,还有一位朋友也给了我很多鼓励和支持。就是我初中的好朋友,那位真心为我考上高中而高兴的朋友。
      高一开始她就搬出去住了,她会经常请我去她家吃饭,因为每天可以出去,时常会买一些校门口的有趣的小玩意给我,稀奇古怪的。
      她高一在学校的强化班,所以有时候学习上有些问题我也会向她请教,她很慷慨。记得好像有一次我和她说我的整体成绩,她很为我担忧,觉得这样下去我的成绩很危险,还给我提了不少建议。她很优秀,有想法,有目标,不像我傻不拉几的。她很懂事,知道父母为了她的学习付出了很多,她也会用努力学习来回报她们。
      现在的她一切都很好,我也很开心。
      高考那次,她失手了。
      查询成绩那天,她来我家。一下午都在刷着相关信息,我不知道查询电话是什么,也不知道什么是分数线,也不了解大学还有什么区别。
      晚上,可以查询了,我不敢,我很害怕,她也是。
      因为她成绩一直比我好,她也比我关注,所以她先查的,电话在我父母的房间,而我们在我房间里等待。
      其实不仅仅是她,就我看来都有些不公平,一锤定音,她没发挥好,只比已知的本二省控线多一分。我退却了,脚底发软,虽然我知道我应该考不上,但听到她的分数后,我彻底绝望了。
      母亲说,她帮我去查,让好朋友陪她一起。我不给,她说我没有勇气,胆小鬼,好朋友也安慰我没关系,没事的。
      提着心吊着胆,根据好友给我的纸条上的号码,拨通了电话,语文多少,附加多少,数学多少,英语多少,小高考多少,选修等级是多少,报完,脑袋一片空白,觉得和平时差不多,唯独数学有所进步,因为以前只有两位数,这次报的时候有三位数。机械的记着,还没来得及进行加法运算,电话那头就报出了总分。意料之外的达线了,应该是多5分还是八分的。
      想要冲出去,分享这个好消息,然而,理性让我不要这样做,毕竟对于好朋友而言,现在的她心情肯定很低落。
      回到我的房间,告诉母亲,我过线了,多几分。母亲当时什么状态,我不记得了,但是朋友确实是为我高兴的。两人比对了一下各科分数,她表示如她所料,她擅长的语文学科没有考好,考砸了,所以才导致总成绩不高的。
      虽然说这话有点不合适,但我确实觉得她其实也是幸运的,因为,如果我是她,家里是没有条件让我上本三的。朋友本三的学校很不错,也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研究生,现在从事着自己热爱的工作,过着只要自己努力必定会不错的生活。
      高考填志愿,没有人给建议,也没有进行任何了解,因为分数其实不高,选择的余地也不大,就这样理所应当的进入了后来的大学,度过了四年时光。

第九篇 飞逝的高中三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