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八年6月初。
这次从参加同学的婚礼,从内心里来说,我很开心,并且很久没有这么开心了。总结过原因,想过为什么,然而很排斥归纳,因为,这都是要和当下生活作比较的,还是不要的好,就记住当时短暂的快乐就好。
陌生人:
到达当地车站,出站口等着同学来接,一位姑娘走过来,问我是不是新娘的同学,很诧异,解释道在新娘朋友圈看过我,并且听说我差不多这个点到。
开始了寒暄,具体说什么记不得了,只是记得几个比较尴尬的点,此刻的我也难以描述。交谈中,我貌似说了一些场面话和一些“大道理”,小到种花种草,大到人生观。其中有些是真是的内心想法,有些只是复述着大部分人的看法,共同点是这些观点没有攻击性,都很泛泛而谈,并且可以将话题继续下去。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出现,原本陌生的人,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寻找话题进行交谈,然而因为是陌生人,不仅要显得自己有想法而且不能直接抨击对方的看法(特别奇葩的不谈),所以,很多时候,如果不是确定可以聊的来的,我们会搬出自己固有的一套言论体系,来应对任何诸如此类的突发情况。
熟悉的陌生人:
因为是同学结婚,所以婚礼上遇上共同的老同学的概率肯定不低,当然也会有共同的老同学因故无法到场。
婚礼结束后,和老同学在新娘家门口的田埂上散步,闲聊着,聊及未能参加婚礼的一位同学,提议要不和她开视频聊天。
接通视频,出现了熟悉的面孔,有点兴奋,也有点遗憾。兴奋大家说话的语气还是那么自然不客气,遗憾的是好像几年来大家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没有事的情况下连视频聊天都不曾有过。这位同学已婚,年底在老家举办的婚礼,和我们说过完年在工作的城市再聚,然而过完年并没有动静。已经过了邀请的时机,我们默契的谁也没有提及这件事情。或许是有了家庭之后,很多事情必须要计算清楚,没有考虑到另一位同学的意愿,不停的询问她现在工作上的巨细,毫不掩饰的和现在的自己比较着,虽然从表面层度上她比这个同学要好一点,然而她还是在抱怨自己现在的各种力不从心。<
第十三篇 陌生人、熟悉的陌生人、熟悉的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