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陛下,如果皇上想了解的更加具体的话,应该询问经略辽东多年的熊廷弼。微臣只能通过辽东的一些战报来了解情况,说一些比较粗浅的见解。八旗军队以女真人为主,他们虽然以渔猎为生,但是现在耕地所占比重更高。牛录作为八旗军的基础军事编制,在平时则是务农单位。甚至女真人的首领努尔哈赤还基于东北地广人稀,土地资源相对充沛,通过分配土地,吸收了大量汉人流民投效。他们曾经给投效的汉人每人用于种粮食的田地三十亩、种棉花的田地六亩。甚至连前来投靠的汉人乞丐以及僧人,都给予田地让其耕种。”
“这不就是种田的人多么,和军队战力有什么关系?”
“因为更多的粮食意味着更好的后勤,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八旗军采取三丁抽一的制度,即一个牛录里的两个男丁供应一个兵丁的粮食和装备。努尔哈赤又下令所有八旗士兵平时必须同吃同住,正因如此八旗士兵打仗的时候能够同心同德。八旗军队军纪极严,每逢战阵,每一队都有一个押队官,一旦有军士在行军打仗途中喧哗或者不听号令独进独退,押队官即用箭头涂了朱丹的箭射他,回营之后直接斩首。据前线战报,八旗军在平坦地形上队伍整齐,层次分明;如果地形狭窄,八旗军则会合并成一路行动,层次不乱。临战时,身穿重甲的精兵冲锋在前,穿短甲的擅长射箭的弓箭手在后面掩护,巴图鲁则骑马于侧后观望,随时接应和支援。”
“那八旗军我们该如何对付呢?”
“陛下,首先我们要巩固我们目前掌握的地盘,选择优秀的将领守住我们拥有的顶在一线的城池。然后把无人耕种的荒地分给无地可种的百姓,从而减少后勤的损失和财政的压力。把士卒里的老弱病残清出军队,重新招募年轻身体健壮的军士加以严格的训练。另外,陛下可否练过射箭?”
“没练过。怎么了?”
“回陛下,明军用的最弱的弓要有六十斤的力气,这种弓被定为“下力”。九十斤的力气才能拉开的弓被称为“中力”,一百二十斤的弓为“上力”,超过一百二十斤的弓则被称为“虎力”。一个合格的弓箭手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这就导致培养弓箭手的时间特别长。在战场上,弓箭手也很容易疲劳。我们的火器优势要远远超过八旗军,鸟铳可以架在木板上射击,这种射击方式明显优于弓箭,士卒很容易上手。只要我们大力发展火器。那么八旗军的弓箭优势将荡然无存。”
“不错,你在军事上是下了大功夫的。你来当朕的讲师吧。对朕对国家有什么建议可以直接提。”
“谢陛下,臣现在就有一个建议,臣想推荐一个人才给皇上。”
“说吧,孙先生。朕会考虑的。”
“臣推荐的是一位被罢官二十六年的清官廉吏,他叫袁可立。”
第0016章 纵论军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