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0017章 能臣可立[2/2页]

独裁者天启 勒村少侠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姓告状不止,大有酿成更大民变的危险。
      在此情形下,上台命苏州府推官袁可立审理这一棘手大案,袁可立走访了因处理此事而刚刚辞职的同乡前湖州知府刘涣,首先“博收讼牒下各县以杀其势”,他通过调查得出的结论是董、范两家田产多以抵债或低价收购、接受投献而来。但董、范两家也势不让人,要求官府严惩所有参与打架斗殴的人。袁可立抗住压力,左右周旋,竭力保护弱势民众一方,除了将少数为首施暴者“徐取一、二倡乱者抵法”,其余均以民事案件分发到各县衙门从轻发落,使这一轰动京城的事件很快得以平息。经过退还,董、范两家田产所剩已十不及其三,而贫民获益颇多。
      还有一次,袁可立奉命巡海琉球,一个李姓千总邀袁可立共饮,席间出赠三把倭寇“武士刀”,袁可立审视之,见刀面光洁如玉,十分精美,但谢绝了千总将刀退还,袁可立凭经验发现这不是倭刀,而是来源于琉球之物。不数日,海上传来战报,说军队打了胜仗,击毙倭寇数百,擒获二十名俘虏和大量物资及船舰。但在审验时却没有战俘的口供,也没有证据,案件一筹莫展,但急于报功的军方要求草草结案将犯人处死。巡按感到棘手,交给推官袁可立查办。袁可立接手时,有两人已毙死杖下,另外的十八人也被以毒药致哑,即便不哑也因为语言不通而无法辩冤。袁可立据理力争,上奏朝廷将人犯缓死暂系狱中。袁可立仔细地查验了所有缴获的物品,惊讶地发现自己曾经见过的三把“倭刀”竟然也在其中,又被当作“战利品”上报。顿觉案件大有蹊跷,马上找来李姓千总对质,但千总死不承认诬良为盗,并一不做二不休一口咬定说就是在海上俘获的倭寇。
      不久,琉球贡使来中国,胸有成竹的袁可立请他们过来指认,贡使辨认出这些全都是琉球良民,是一次在海上运输粮食时因风失舵而漂流海上才不幸被官兵捕来冒充倭寇的。后来这十八个琉球国民被无罪释放回到家中。
      后来,袁可立因政绩卓著升任山西道监察御史,巡视北京西城,有皇帝宠臣太监胡思孝杀死平民,百官不敢问,袁可立顶着天大的压力,抗旨将杀人者绳之以法,重捶抵罪,万民呼“袁青天”。
      袁可立上疏批评万历皇帝,触帝怒,于万历二十四年正月初十袁可立被削职为民,沉冤达二十六年之久。朝中大臣为袁可立鸣冤者十数年不绝,帝皆不听,史称“震门之冤”。罢官期间,袁可立与文友结诗社,教化地方。礼贤父老,调停事务,代民请减赋税徭役。修复睢郡城池,自此新旧两城屹立如金汤,睢州人赖以无恐。
      泰昌元年八月朱常洛任命袁可立为尚宝司司氶来京赴任。
      朱由校看袁可立的档案一直到深夜,大受震撼。他没想到大明朝还有这样的臣子,这个人他以前从来没听说过。现在袁可立还没有到京师赴任,不过估摸着几天以后就该到了。
      朱由校放下书本,和衣睡去。

第0017章 能臣可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