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百姓,看戏这种娱乐形式为皇家所私有。在他的人为因素下,有明一代将原本活跃于勾栏瓦肆的戏曲移植到贵族宫廷,开国之初乃至整个王朝前期宫廷垄断了杂剧演出,民间戏剧得到空前的遏制。但到了中后期,随着律令的宽松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南戏在江南一代得到蓬勃发展,后传至京城,进而入内廷。
在万历年间,以昆曲为主的南方戏曲成为京师和内廷戏曲演出的主流。南曲入宫不仅仅是神宗的个人使然,也是当时的社会风气促成,北杂剧更多的承载了历史道德教化,承应宴会礼仪这些官方的东西。或者是一些失意文人的牢骚之作,而艺术性和娱乐性这些戏剧最本真的东西严重退化。而南戏在民间的大肆流行,加之帝王的个人喜好,流行宫中乃是多方原因促成。
万历朝,明代宫廷戏曲在机构设置上发生了本质变化。戏曲不再由钟鼓寺承应,神宗让玉熙宫专门负责。玉熙宫也就成为了宦官伶人专门学习唱戏的场所。朱由校和妃子们今天看的戏剧是《汉宫秋》。
该剧讲述汉元帝派毛延寿去民间挑选宫女,毛延寿借机收受贿赂,中饱私囊。王昭君因不肯向毛延寿行贿,被毛延寿画丑,因而被打入冷宫。后汉元帝巡视后宫偶然得见王昭君,遂加以宠爱,并封为明妃。毛延寿自知罪责难逃,投奔匈奴,并献昭君美图于呼韩邪单于,致使呼韩邪单于向元帝索要昭君为妻,不从则兵戎相见。汉朝文武百官畏惧匈奴,劝元帝忍痛割爱,以美人换取和平。元帝无奈,只得让昭君出塞,并亲自到灞桥送别。汉元帝回宫后,心情无比悲痛。而昭君不舍故国,在汉蕃交界的黑龙江投水而死。
戏1子们演得不错,魏进忠还上台扮演了一把呼韩邪单于,赢得满堂喝彩。朱由校看得有些尴尬,这个戏太悲了一些,他当初挑剧本得时候,没仔细看随便选了一个戏。
端午节过完,朱由校继续扮演他一国之君的角色,努力地治理国家。他下旨派魏进忠去考察京城水利设施,皇帝准备要大修下水道。司礼监秉笔太监刘时敏在皇帝身边辅助文书工作的时候,突然向朱由校跪下,他请求道:
“陛下,奴才深知自己才华不足,以前没有管理好下属,耽误了皇帝的大事。奴才想改掉自己的名字,以此来知耻。”
“那你要改叫什么名字啊?”
“回陛下,奴才要改名叫刘若愚。”
“行,朕准了。你以后就叫刘若愚吧。刘若愚,这些奏疏朕已经看完了,你去送到王安那里封存吧。”
“是,陛下。”刘若愚高兴地拿着文件出去了,他刚走,魏进忠又进来拜见皇帝。
“陛下,奴才魏进忠有要事想请求皇上答应。”
“魏进忠,你有什么事啊?”
“奴才想改名字。”
“你要改名啊,改叫什么?”朱由校有些纳闷,今天什么日子,两个亲信太监要改名。
“奴才要改名叫魏忠贤。”
“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
“奴才以前就是给皇上做饭,所以进忠就可以了。现在皇上把清理京城下水道这么大的事交给奴才,光进忠是不行了,奴才还要贤,还要德才兼备才能完成皇上的指示。奴才想用这个名字来鞭策自己。”
“好吧,朕准了,你以后就叫魏忠贤吧。”
第0072章 太监改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