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加上贿赂上下官吏的支出,仍不及官盐价格的一半。商人纷纷贩卖私盐,再加上令盐课改折,灶户改纳盐为纳银,征非所产,灶户非私贩而不能得银,结果导致私盐更为盛行。
在去年盐税的年收入只有一百三十多万两银子。在明朝前期、中期盐税收入一般都超过二百多万两白银。盐税收不上来主要是进了地方豪强的口袋里。
冯铨说起盐法来头头是道,对地方上买卖私盐逃避税赋的手段了然于心。皇帝听得心惊胆战,朱由校听完以后沉默良久,对冯铨问道:“你的万贯家财也是靠卖私盐挣来的吧?”
“回皇上,微臣只是误入贼船而已。”冯铨解释道。
“朕明白了,朕不会拿走你们父子的性命,朕等着你家的三十万两赃银和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你父冯盛明年龄大了,就不要再做官了,你继续在翰林院待着吧。朕以后还有用你的时候。”
“陛下鸿恩浩荡,微臣感激涕零。”冯铨跪在地上叩拜谢恩。
然后皇帝让冯铨退下,此时已是深夜,朱由校回到乾清宫沐浴之后就入睡了。
之后几天,派出去调查袁应泰钱粮用度的杨鹤写了一份奏章回来,说明了袁应泰的钱粮用度都是用于公务,造福于百姓,没有私自贪污的现象。杨鹤还汇报今年的北直隶粮食生产是一个大丰收。天子听了心里高兴,他下旨命令御史杨鹤监督北直隶各地知府知县,以高于市价一成的价格收购粮食,以免粮贱伤农。
刑部侍郎温体仁把他对王象乾的调查报告呈上来了,这位在朝为官长达五十年的老臣的确有比较多的经济问题。
举例说,王象乾在宣府做参政的时候,见市面上的粮食价格要涨,他就先挪用官府的帑金二万两买进食粮,再卖出去,投机倒把,倒了三过,就获得利息三万两白银,剩余食粮一万六千石,美其名是“治国如治家”,实际上是开了官吏借着官本私营商业实行中饱私囊的漏洞。至于真正遇到荒年开仓放粮平抑粮价的时候,县衙的胥吏勾结街道的流氓混混,冒名顶替,弄虚作假,强行套购,贫苦的农民仍得不到粮吃。
有经济问题的不仅仅是王象乾,还有他的家人。新城王氏由明初一个下层匠户发展成一个鼎盛的官僚世家,其家产也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的过程。随着王家举业的不断成功,出仕官员的不断增加,其资产亦渐趋丰厚如王之垣两建家庙,修族谱,设义田,祭田等,没有雄厚的财力作基础是难以办到的。
此外,明代世家多有园林之胜,据温体仁调查,王家诸成员几乎人人都有别野园林。如王象乾有“绿野园”,王象良有“迁园”,王象恒有“南园”,王象春有“西清园”,王与服有“东园”,王象晋,王象春,王象咸等还在长白山中都建有园林别墅。
而新城王氏勾结的一窝蜂,温体仁已经动身去山东调查,目前只调查到王象乾的一些罪证,关于他的兄弟子侄的问题,要等温体仁从山东回来才能确认。皇帝嘉奖温体仁精明强干不畏权贵,鼓励他继续调查。
第0127章 盐法之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