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0144章 不欢而散[2/2页]

独裁者天启 勒村少侠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奉劝你们还是好好为国尽忠,不要结党营私。”
      赵南星等大佬此时也忍不住了,纷纷指责温体仁诬陷好人、胡说八道。温体仁最后被东林党人轰出去了。钱谦益对邹元标劝说道:“尔瞻兄,你不要被温体仁这等小人蛊惑。首善书院一定可以建立起来的,京城讲学一定能汇集群英大展宏图。”今年已经七十一岁高龄的邹元标听了钱谦益的话,心里稍稍有些安慰。
      在今晚这场闹剧中始终未发一言的黄尊素开口讲话了:“诸君,温体仁虽然狂妄,但他有一句话是对的——京城不是讲学之地。嘉靖年间徐阶在此讲学已经遭致众多非议了,我们就不要再犯这个错误了。”然而邹元标并没有听从他的建议。
      被轰出去的温体仁没有回家,而是迅速回紫禁城汇报东林党今晚聚会的情况。皇帝在文华殿刚刚在跟杨涟交流以工代赈的想法。杨涟有一个计划就是趁此地震大灾,组织百姓修复朝阳门码头。
      朝阳门码头是运河北端之终点,现在年久失修湮没淤塞,不成模样了。雨水充足时,漕船官舰尚可直泊进来,一般年份,埠头就设在通州,也算到了北京。杨涟建议大修运河,拓宽河道数十丈,深挖河道使其水深数丈。完工以后,粮食等物资到达京师就更容易了,能节省更多的民力、财力。沿岸的百姓也能因此富裕。
      皇帝批准了杨涟的提议,拨款来修复码头,并派遣数理院中有能力懂水利的院士去协助杨涟办公。杨涟得到了天子的认可,风风火火地去做事。朱由校刚刚喝了一杯茶,太监就来向他汇报刑部侍郎温体仁求见。
      听完温体仁讲述今晚东林党的宴会经历,皇帝让他退下了,朱由校心里慢慢有了自己的盘算。
      几天后的常朝上,温体仁揭发邹元标等人私建书院,有朋党之乱。御史钱谦益和赵南星则是极力的袒护邹元标的首善书院,与温侍郎展开辩论。几人在大殿说得唾沫横飞。
      朱由校做了最终的审判,他宣布以结党营私的罪名将邹元标、赵南星、惠世扬和钱谦益等东林人士逐出朝堂,由数十个锦衣卫大汉将军上殿来,每两个卫士架走一位文官。朝堂顿时乱乱哄哄,群臣哗然,并纷纷下跪求情。皇帝毫不留情,坚持他的主张。
      被赶走的并不是所有的东林党,内阁大学士刘一燝、御史杨涟和黄尊素等人都留在大殿上继续为国效力。天子一脸严肃地对眼前的文武百官讲道:“朕有一语告诫,天下大权,惟朕一人受之,一人操之,断无旁落之理。做臣子的不可有了异样的心思,拉帮结派,祸国营私,被朕查觉,凭谁不能袒护你;但凡你实心为社稷,有朕在,凭谁不能加害你!”
      天子的这些话粗听似乎支离破碎语无伦次,细思则辞意相连首尾相顾,内涵深不可测。大臣们都是文心周纳,有什么不明白的?额头都密密沁出汗来,一齐答道:“是!”
      当天,首善书院的建院记文石碑被锦衣卫打碎,扔到门外。先师孔子的牌位和经史典籍全被朝廷没收,书院的房舍被朝廷征用。

第0144章 不欢而散[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