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残賤之躯添沟壑之意。
殿内官员们这下就更惭愧了,堂堂几千石大员,不如一个刚进仕途,甚至年龄不过11岁的儿童。
“冠弟关系社稷黎民,朕心甚慰,只是这疫症凶险,冠弟可有何打算?”刘宏这下子开心的不要不要的的,扫了一眼正在地上数蚂蚁的大员们。
哼哼……最终还是自己家人靠得住。
刘冠只道:“启奏陛下,臣曾专研歧黄之术,于《素问》《灵枢》《难经》颇有所得
“后因陛下恩德,许出入兰台、太学、与各世家借书,今博览百家之书,亦从中有见过先贤之作,故而对疫症略有所备
不过还需到疫区一观方知如何治疗……”
刘宏听了点了点头,毕竟刘冠曾经学过医术他是知道的。
他还批评过刘冠,说刘冠不务正业,每天搞这些不如道的东西,没想到转眼就可以救急危难了。
只是还是有些不放心。
刘冠继续说道:“以臣所知,历来疫症大多皆为伤寒,我听坊间传,此次亦或为伤寒疫症,所谓伤寒,分为五类,《难经》曰: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素问》又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臣从《难经》《素问》之言,以自有所省,将伤寒分为内外之因所引发的风、寒、湿、燥、热、火六邪之侵引发的疾病
而今大汉之疫病,臣虽然暂不能确定为何种伤寒,但以臣之见,恐怕十之乃外感风寒之邪,感而发作之疫病
此类疫病,且具有种种传染性
因其类型不同,可通过空气、水、衣物、唾液等方式将外邪传播
故臣以为,若要防治,则需将防与治做好。
防之事,需洁净疫区水源、地表土壤,禁止随地吐痰,并焚毁病人所穿衣物,捕杀老鼠
至于治,则要对症下药,以病人具体情况,分别施药……”
伤寒疾病,在二十世纪之前的地球,都是无药可救,染病就等着被隔离起来等死。
但是我国的杏林国手却找到了治疗办法。
无论那些诋毁中医者,如何鼓噪,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
那就是在几千年的历史时光中,为炎黄子孙的健康筑起长城的是中医。
是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中医大家的著作和研究。
后世中医的没落,在刘冠看来,其实是整个汉族文明的衰落带来的。
如果华夏文明最终引领了世界,那么,很可能中医就能取代西医的地位了。
毕竟原先的中医可比开始的西医科学、进步无数倍。
在西医,和其余的医学系统,纯靠放血加不洗澡,或者跳大神的时候,中医就已经开始重视对症下药和研究疾病的起因和发展过程了。
甚至,在三国时期,华佗先生还做过外科手术。
证明就是,后世的阉猪技术,干净利落。
当然,也并不是说中医就比西医先进、进步。
当然也不是说中医就是万能的,没有毛病的。
事实上,中医本身毛病也不少。
但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阶段的嘛。
中医如是,西医如是。
换个角度想想,若是华夏文明先于西方文明崛起,并控制世界,主宰地球。
那么,能不能发展出一条中医特色的现代医学体系出来呢?
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毕竟,连靠着放血治病的西方医学都能变成科学。中医为何不行?
现代西医的技术体系,放在中医身上,同样也可以适用。
无非就是你讲细菌感染,我讲外邪感染。
差不多,就是这么一个套路。
而后世中医的没落与衰败,其实只有一个原因。
路被人走了,而且,本身文明的资源不够。
当然说这些术语刘宏权当听笑,毕竟他不懂呀。
他又不会医术,而且在这汉末时候大多数医者,还是跳大神,喝符水,至于能不能好,那就是看天意了。
第二十八章华夏中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