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1196.旧日光阴(8)三合一[2/2页]

敛财人生[综]. 林木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去了国外,咱俩能陪她几年。到那个时候,想回回不来,留下吧又无亲无故。想想那时候,得多可怜。留下吧,是好是歹,一家子总归是守在一处的。但是有些东西啊他的声音低下来,多留个心眼,什么世道,金条都吃的开。
      林家这头没人问林百川那事的后续是什么样的,大家默契的都不提。
      最多也就是说说程美妮。
      常秋云就说大原:以后可长点心吧。你当人家姑娘跟你热乎是为啥的?她那是听她奶的话,以为这些年,你爹偷着给咱家捎了多少金多少银呢。
      大原‘嗯嗯嗯的应着:以后儿子的媳妇,娘说了算。娘说娶谁就娶谁。
      说说笑笑的,年就到了跟前了。
      抽了两天的空,得回一趟老家。但临到跟前了,林百川又回不了了。据说是有些部队南调了,他们不知道属不属于后备部队,反正是必须全员在岗,随时待命。
      说回不去就回不去了。本来林百川说算了,今年先不回了。明年明年肯定能回。结果常秋云不干,必须得回去一趟。不光是要回去,还想借一辆卡车一天的时间。林百川不给借,但人家钟政|委还是给了,早去早回,路上别叫人惦记。
      常秋云为啥非得叫开车回去呢?
      不是为了面子好看,为了张扬的,那是因为地窖里还塞着粮食呢。她得把粮食给带走。剩下的也就没啥值钱的,大门一锁就成了。三年五年的不回来,都没事。
      都临上车了,范云清带着拎着行李箱的林晓星来了,娘,大姐,我就不回去了。公公也不乐意看见我。但叫晓星回去吧。她该跟祖父磕个头的。
      林老太一副耳聋眼花的架势,这是又说什么呢?啊?不去啊?不去就不去吧。回去吧,都回去吧。
      常秋云笑了笑,就喊林雨桐:妞妞,过来带你妹妹上车去。
      范云清咳嗽了两声:孩子交给大姐,我放心。
      没事,说不定明儿就回来了。常秋云就道:要不是你身体不好,也该跟着回去的。
      好像一点也不知道这两口子已经闹的分居的事。
      范云清苦笑了一声:大姐,我一直想说一句对不起,又觉得只说一句对不起太无耻了。对你们而言,这哪里一句对不起就能解决的事?我跟老林
      话说到这里,常秋云就不听了,直接打岔:对不起对得起的,日子还得往前过。咱都往前看吧。行了,外面怪冷的,你这又是咳又是喘的,在屋里呆着吧。
      范云清还要说话,那边大垚就叫人了:妈,快点吧,都等你了。有啥可说的,不停的说说说的。
      一家子除了老太太全都坐在卡车的车厢里,车厢带着帆布的车篷,挡风。
      林晓星坐在最边上,路不好走,车一颠簸,她就抱怨:为什么不买火车票。
      下了火车到村上,得走一个多小时。林雨桐看了她一眼,汽车其实比火车快,两小时差不多就该到了。
      说的就跟你坐过汽车似的。林晓星上下打量了林雨桐一眼,然后撇嘴。瞧着好像比刚来的时候好了一点,也没那么土了。
      那是啊,入了冬,忙的就是针线。
      常秋云这人,那是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的人。到了城里,再穿的土气,那就叫人笑话了。
      所以啊,买了粗布自己染了黑的蓝的两色的布。
      给俩儿子和四爷一人准备了两身厚棉衣。给林雨桐呢?下了血本了,碎花的洋布扯了几尺,叫林雨桐做棉袄。林雨桐偏不,说那料子留着明年用,她用格子的床单做袄面,里子用老粗布。做了一件翻领的格子棉袄,毛蓝的裤子黑棉鞋。再围一条红色的方巾,把辫子剪短,梳成俩小辫,肯定是不土气的。
      想要跟林晓星似的穿呢子大衣,这是不用去想的事。但至少告别了大裆裤,这是林雨桐最满意的了。
      小姑娘骄纵的不会说话,林雨桐懒得跟他一般见识。
      一路无话,临到村里的时候,林雨桐又偷着塞给四爷几个大洋,他这边的爹妈,还是得管的。
      果然,车一进村子,乌泱泱的一片都涌过来,看大汽车啊。
      李月芬看着儿子一身新,高兴的什么似的:这可是得了你老丈人的济了。
      这回四爷没回林家边上的房子,而是被金家接回家了。
      家里的哥嫂脸上都带着殷勤的笑,桌上的饭也难得,白菜萝卜外加一盘子炒鸡蛋。
      四爷当着哥嫂的面递了一个大洋给李月芬补贴家用。
      那当嫂子的马上去抱柴火,说是要把炕的烧的再热一些。
      一家人在一起能说啥啊?
      说林家的事,说林百川另娶的事,说在省城安顿的事。当然最关心的还是招工的事。
      四爷一一都说了,但叫他晚上住这边,那真不习惯,就借口说:那边来了几个当兵的,就住我那屋。我得回去招呼招呼。
      李月芬就起身往出送儿子,到了门口了才说:抓紧的把婚事给办了。看那林百川也不是没良心的人。这到底是亲老丈人,你在城里无根无基的,有个靠山就没人敢欺负你了。
      爱子之心,只能领受。
      他有一口没一口的应着。
      临了了,李月芬才道:这去了,一个月能给多少钱啊?
      别管多少钱,我每月给您寄三块钱。四爷就说:不够了,找人给我捎话。
      娘不是要你的钱。李月芬低声道:我是说,你得防着你爹从你要钱。你爹的耳朵根子软,你嫂子那就是眼皮子浅的。我可跟你说,这出了门了,拿了工钱了,就好好的攒着。尽快给娘添个大胖孙子。除了娘,谁从你要钱要粮要东西,你都别给。你要是抹不开面,叫虎妞去。你嫂子怕虎妞着呢。
      四爷能说啥啊:等日子过好了,不少您给我爹的。回去吧!
      回来的时候,果然林雨桐就在这边等着四爷:想着你也会回来。
      受不了屋里那个味儿。四爷坐下,林雨桐就从锅里端出饺子,我包的,吃吧。
      他吃饭挑,就是常秋云做饭,他的饭量看着都会下降。
      看来我除了那个一一五厂哪里也去不了了。林雨桐就说:要不然你这吃饭都成问题。
      你不跟着我想上哪去?四爷吃着熟悉的味道,才觉得舒坦了。
      林雨桐正要接话呢,外面就传来钱思远的声音:那什么我刚才听见你们说一一五厂?
      说这话,人就进来了,掏出一封信来,递给四爷:跟你们一块回来那小姑娘,就是我那同学范舒拉的表妹,他给我这封信,是替她表姐捎给我的。
      信上说了,有个一一五厂需要技术员,问他去不去?说是有意向,可以找大学的老师,请老师写一封推荐信。
      这事靠谱吗?钱思远皱眉,我这出身,行吗?
      看怎么说了吧。
      现在这情况,他自己属于知识分子,原则上是不怎么存在障碍的。
      四爷将信还给他:靠谱。这事得抓紧办呢。
      钱思远眼里就放光:这可真是菩萨显灵了。你是不知道啊,这段时间,我这日子过的,简直没法说啊
      什么成立了互助组,人拉犁头开荒等等等等。
      絮絮叨叨的,跟开了个忆苦会似的。
      好容易把这位打走了,然后常秋云在院子里叫了:赶紧过来,搭把手。
      得!家里的粮食得装车了。这些瓮是拉不走的,又得把粮食装袋。
      女人装粮食,男人往外扛。
      林雨桐跟林晓星两人,林晓星第一次下这么个地方,然后看见满瓮的麦子和玉米还有白面玉米面都惊讶了。尤其是看到麦子和玉米,原生态的她真没见过。
      搁在一边撑着袋子,林雨桐往里面装。
      这孩子愣是傻不愣登的问:现在农村都这么富了?看这粮食存的。
      光是折腾这些粮食,就折腾了半晌了。最后常秋云连那些铁锹锄头扫帚斧头犁头,锅碗瓢盆,反正能带走的都带走了。
      晚上也不睡了,给村里每家每户的门口,放了两斤的粮食,是个意思就行了。
      因着一回来就去坟地里给林家老爷子烧纸磕头了,告诉他她儿子还活着的事。因此最主要的差事也完了。收拾好东西,半夜就出了。
      林雨桐估摸着,常秋云是想趁着天亮以前,把粮食从车上给弄下来。
      但人家话是这么说的:也不知道部队急着用车不,咱还是别耽搁了。
      折腾了这么一晚上,够够的了。
      林百川回来的时候,一家子都睡着呢,嘿!说早去早回,也没让你们这么赶啊。
      家彻底的搬过来之后,常秋云就算是彻底的安心了。她开始干嘛呢?
      趁着年前,集市比较热闹。开始给林雨桐采办嫁妆了。
      这过了年,一一五那边肯定就有消息了。她把婚事定的特别急,这如今抓紧点,婚事一办,他去上班,你就跟着去就行了。机灵点,这会子肯定是到处都缺人,不管好工作还是坏工作,先混上一工作再说。要紧的是,两口子一定得在一块,记住没?
      记住了!记住了!
      林雨桐就说:你这叫我嫁过去,这事跟人家金家说了吗?
      打个电话给村里常秋云就道,来不来的,他们自己看着办。
      什么大红的嫁衣绣花鞋红盖头,大红的被面的被子两床。而四爷要准备的,就是几个大箱子小桌子小板凳的家伙什,算是有家具了。
      房子是厢房,腾出一间来住就行。
      林百川这天来就问呢:这是谁家要办喜事啊?完全不知道啊。
      常秋云看他:咱妞儿要出嫁了,你这当爹的操啥心啊?
      出嫁?
      这你也没跟我说啊。
      咋就这么突然呢?
      林百川面色一变,双手叉腰瞪着四爷:你小子,给我出来。
      干啥吓唬孩子?常秋云拉林百川,你干啥急赤白脸的。那是姑爷,不是儿子。训姑爷不带你这样的。
      林百川点了点常秋云:你还护着?你还护着?他压低了声音:这一个院子里住着,这大男大女的,肯定是出事了。要不然你能这么急?
      说的是啥啊!
      当然了,早一点成亲就怕自家闺女忍不住干出啥傻事啊。但是这话绝对不能乱说的。
      她义正言辞:想啥呢?孩子可都是规矩孩子。这不是姑爷那边的工作差不多定下来了。抓紧时间把婚结了。将来这分房子干啥的,是不是能优先照顾成家的。我看你们不就是成家的多给照顾的。再说了,两口子还是得在一块。分开长了总不是事。
      林百川才想说她这为了考虑分房子的事有点过分,可一听后面的话,原来是为了叫小两口在一处啊。
      他的表情就不由的软下来了:那边才是筹备阶段,可以说是从零开始。所以啊,条件相对来说也艰苦
      再艰苦,也得跟着去。常秋云在这点上十分坚持,不是我不心疼她,真为她好,这个时候就不能拦着。
      那行呗。
      他摸摸身上,毛票有几张,这能嫁闺女吗?
      留下一句:你等我然后跑出去了。
      哎呦!四处的淘换东西啊。
      什么饭盒水杯水壶脸盆毛巾,另外又弄了两床新的军被。这家给添几尺花布,那家给做双布鞋,凑到一块,就是林师长能给的起的嫁妆了。
      他把这些一股脑的往林雨桐身前推:有点拿不出手。等以后等以后,爹给你补一份大的说着,又说常秋云,这都怪你娘。着急叫你嫁人。嫁啥人嘛?我闺女天生就该是当兵的
      话没说完,常秋云把林老太给请来了。一顿拐棍下去,再不敢叫嚷着叫林雨桐去当兵了。
      四九年的大年初一,林雨桐和四爷面对面三鞠躬,就又结为夫妻。
      然后两人相视一笑,生儿育女过日子,又是一辈子

1196.旧日光阴(8)三合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