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翰林院众人日夜赶工,不仅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将白水县的残卷尽数抄录下来,带回京城。还将朝廷寻了许久的莫栀山也给带了回来。
      景宁帝龙颜大悦,分别给几人论功行赏。
      沈恪庭和秦大人去面圣,沈昭年特地在外面等他出来,打算同他乘一辆马车回家。
      老父亲欣慰之余,难得煽情一回。
      儿子在外辛苦多日,定是瘦了许多。
      他一眼就见到沈恪庭朝自己走来的身影,想到自己同其他家人日日精致美味的吃食,一股莫名的内疚感油然而生。
      “这些时日辛苦了,我儿定是……”
      在看清长子的那一刻,沈昭年的声音戛然而止,眼中满是惊愕之色。
      沈恪庭虽看起来风尘仆仆,但没有想象中那般身形憔悴。
      反而神采奕奕,一看就过得还不错的样子。
      仔细瞧去,他非但没有瘦,似乎还胖了那么一点点。
      沈昭年咳了一声,以掩饰自己的尴尬。
      “回来就好。”
      沈恪庭对沈昭年的反应表示理解,毕竟上次他离京,回来的时候可是瘦了一圈的。
      他好心地为父亲解惑:
      “离家之时,筝儿为我准备了一些吃食。”
      当然,她准备的可不只是一些。
      听到这话,沈昭年顿时想到了沈华筝做出来的方便面,还有那些酱料。
      也对,筝儿不管做了什么好吃的,总是第一时间想到家人。
      她得知瑾瑜要离京办差,定会第一时间将手头上那些经得住久放的吃食给他。
      甚至,那方便面都有可能是为了瑾瑜而做的。
      这般想着,沈昭年对长子也没那么满意了。
      真是娇生惯养,半点苦都吃不得。
      要知道,他年轻时每次离京办差,都是过着那样的苦日子过来的。
      沈昭年神色淡淡:“回去吧。回晚了你娘和妹妹该担心了。”
      沈恪庭:……
      真是来去如风的父爱。
      *
      “大哥。”
      “大哥,你回来了。”
      沈恪庭掀开帘栊从马车上下来,就见到周氏和沈恪思,沈恪恒三人在门口迎接他们。
      “母亲,二弟,三弟。”
      周氏匆匆走到马车前,看着归家的长子,眼眶发热:“瑾瑜,你瘦了。”
      沈恪庭:……其实并没有。
      沈昭年从马车上下来:“他哪有瘦,明明还……”
      胖了一些。
      后面的几个字他没能说出口,被周氏一瞪,就又咽了回去。
      站在后面的沈恪思兄弟俩都同情地看了沈昭年一眼,大哥看起来确实没瘦,而且比上次回来时的状态好多了。
      不过,这话他们是如何都不敢当着周氏的面说出来的。
      母亲觉得大哥瘦了,那大哥就是瘦了。
      天边的晚霞赤红的一片,边缘绽放着金色的光晕。余晖温柔地照了下来,让人的心情也不由得变得愉悦起来。
      周氏将沈恪庭上下打量了一番:“走,回去用膳吧,今日是筝儿下厨。”
      沈恪庭倏地展开一个笑容:“好。”
      *
      几人净过手后来到偏厅,沈华筝已经等在那里了。
      丫鬟们手脚麻利地拿着托盘上菜,很快就摆满了一大桌子。
      沈恪庭看着琳琅满目,有荤有素的菜,心中柔软:“筝儿,辛苦你了。”
      沈华筝笑道:“不辛苦。”
      每次她做饭,厨娘和青枝青棠都会在一旁帮忙。
      何况,今天这些菜,只有几道是她做的。
      按照惯例,沈华筝做的菜都被摆在了正中间,以便每个人都可以夹到。
      沈恪恒闻着饭菜的香味,已经有些等不及了。
      “筝儿,你今日做了什么好吃的?”
      沈华筝开口介绍:“这是白切鸡,这是脆皮烧鹅,这是绉纱鱼腐。爹,娘,大哥二哥三哥,你们尝尝看合不合胃口。”
      随着她的介绍,众人都看了看这几道菜。
      白切鸡的外形十分美观,鸡肉直切,每块大小均匀。
      鸡皮是明亮的黄色,肉色嫩白,一看就知道非常鲜美。
      由于火候把握得刚刚好,隐隐还能看见鸡骨髓内淡淡的血丝。
      一旁还放着几碟专门用来蘸白切鸡的蘸料,是用沙姜和葱白做的。
      北有烤鸭,南有烧鹅。
      烧鹅也分两种,一种是脆皮烧鹅,一种是软皮烧鹅。
      今日沈华筝做的,就是脆皮烧鹅。
      烧鹅表皮呈现出自然的枣红色,看起来金红光亮,让人食指大动。
      它的香味算不得浓郁,淡淡的,却让人心旷神怡。
      烧鹅也有专门的蘸料,是可以解腻的酸梅酱。
      绉纱鱼腐是将鲮鱼肉剁成肉茸,再加上鸡蛋液做成的丸子,看上去就像一个个大大的豆泡,因为皮薄有皱褶,外观恍若轻纱,从而得绉纱这个名字。
      身为一家之主,沈昭年第一个拿起筷子。
      他夹起一块烧鹅,蘸了蘸琥珀色的酸梅酱,送入口中——
    &n

第129章 归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