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7章 红山文化[1/2页]

北派小小盗墓贼 老三番茄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老姚除了关外第一高手的称号外,还有个名号,就是“红山第一人”
      红山文化,那是新石器时代的一种重要文化,发源于东北地区西南部。
      其玉器制作精美,独具特色,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红山文化的玉器种类繁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玉猪龙。
      然而,正因为红山文化的珍贵和稀有,上面对其保护力度极大。
      普通外行人或许对红山文化的重要性一知半解,但在我们这行里,谁都明白这东西的分量。
      碰了红山文化,就等于触碰了红线。
      但老姚不怕啊!
      他胆子大路子野,所以最后也是成功领了花生米……
      当然这里面还有个传闻,说老姚其实碰了红山也不至于吃花生米,这背后其实有几个强大的人在推动。
      第一就是洛阳的宋氏兄弟,老姚早年间也和洛阳的这几人发生过摩擦。
      原因就是老姚也不吃他们那一套,所以就发生了冲突,但是老姚人脉广,所以宋家兄弟没能把他怎么样。
      第二就是一个外号叫“荣老板”的人,真名没人知道,只知道这人是个野路子,而且还是天花板。
      现在道上说宋氏兄弟是野路子天花板,这个可不对,这人才是天花板级别。
      他在野路子眼里就跟我们眼里的老姚是一样的,他手底下同样是有这百来号人跟着他。
      有些人不知道他的分量,那我跟你说个人就知道了。
      杨彬,没错就是盗掘唐武惠妃墓被抓那个野路子。
      杨彬其实就是荣老板手下的一个头目,他被抓其实是这个荣老板点的炮,因为杨彬急于求成坏了他的规矩。
      传闻这个荣老板也是内蒙人,而且他的背后有着老毛子的扶持。
      这其中的缘由说来话长,老毛子对西夏遗址的文物一直怀有浓厚的兴趣。
      原因就是一个叫“科兹洛夫”的老毛子。
      1908年,这个科兹洛夫以“科学考察”的名义,带领武装队伍来到西夏遗址盗掘。
      他第一次盗掘就发现了大量西夏文物,于是他很快就将这些运了回去。
      老毛子专家研究后得出这些文物来自西夏的结论,随后要求科兹洛夫不惜一切代价继续挖掘。
      于是从1908年开始,科兹洛夫团队在黑水城进行了长达两年左右的盗掘。
      科兹洛夫的两次挖掘,掠走了大量的西夏文献、佛像、唐卡、绘画、雕塑品、陶器、钱币等珍贵文物。
      除了8000多册西夏文刊本和写本外,还有大量的汉文、藏文、回鹘文、蒙古文、波斯文等书籍和经卷,总计约2万多卷。
      其中最关键的是当时唯一一部汉文和西夏文互译的着作《番汉合时掌中珠》也被他盗走。
      正因如此,老毛子迫切想继续得到西夏文物,于是便扶持了这个荣老板为他们盗掘。
      荣老板搞西夏的文物,那必然少不了跟老姚发生冲突。
      因为老姚也一直盯着西夏这块肥肉,但荣老板终归是野路子出身,不论是人脉、手段还是经验,都远远比不上老姚。
      在一次次的较量中,荣老板处处碰壁,始终处于下风。
      久而久之,两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最终在这里

第267章 红山文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