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十七章 意外收获[2/2页]

道槃 牧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望,禀告一番后,讲明了想修习炼丹之事。
      黄真望点头允诺,把他带到百草阁炼丹房。
      指着一个尺许高的小巧丹炉,脸上神色充满回忆:“这是为师当年初入丹道所用,今日传给你。丹炉名字叫做小银,这还是你青山师伯给它起的名字。”
      孟林拱手谢过,围着地上的银色丹炉转了一圈,把它收入储物袋中。
      而后,黄真望盘膝坐于蒲团上,对着孟林侃侃而谈,“丹道、药道殊途同归,都是调理各种材料的五行配伍,因此多数仙修也把它们统称为丹药一途。”
      孟林凝神记忆黄真望所述,又与《本草药典》上记录的一些资料相互对应,发现更易牢记。
      “丹药分九品,每三品列为一个等级,正所谓高阶、中阶、低阶。丹药阶数越高,所含杂质越少,吞服后毒性越小……”黄真望饮了一口酒,继续教导弟子。
      半晌之后,孟林已把基本的炼丹常识、地火调节和五行配伍掌握得当。
      黄真望又道:“你可知为何同样的仙经功法,不同人修炼起来,为何效果不同?”
      孟林回答:“禀告师尊,想必是各个人的悟性和施展手法不同所致。”
      黄真望点头:“正是如此,道理简单,真正应用起来却有千差万别,最重要的还是多加练习。”
      不久以后,黄真望拎着朱红酒葫芦,向外走去,只留孟林一人在炼丹房盘膝继续明悟。
      当下,青衫少年保持道心空明,仔细揣摩黄真望所传的丹药常识和抟丹术。
      “这天聪丹的主药是紫苏草,辅药是沧源仙草。”
      稍事之后,孟林取出银色丹炉,仔细烙印神念到丹炉之上。
      而后,剑指微抬,一缕灰色元气打进银色丹炉,控制着丹炉在身前的橙黄地火上空悬浮不定。
      这地火之术,正是利用丹炉与地火的距离,控制炉内温度。
      “紫苏草,半两;沧源仙草九两……”孟林低声背诵所需药草的数量,依次把灵药如数投入到银色丹炉之中。
      几息之后,就见银色丹炉通体发红,数种灵药也在炉中被地火焙烤地融为一团晶莹液体。
      这团液体,总体呈现白色,夹杂着几缕紫纹,想必是紫苏草的颜色。
      孟林测试了一下炉内的温度,观察到那团灵药液体,似乎融化得恰到好处。
      之后,便心念微动,运转抟丹术,一缕灰色元气渡到丹炉之上。
      就见,丹炉小银开始有规律地抖动起来。
      半晌之后,青衫少年眼见丹药可成,骈指如剑,一缕元气渡过去,把小银从地火上空御使而回。
      左手微抬,一股微弱气流向着小银飞去。
      “嘭!”孰料想,随着银色丹炉炉盖开启,炉中丹药直接四散炸开。
      一小朵黑色蘑菇云,在炼丹房内缓缓升起,把房顶熏得漆黑。
      孟林取出香帕,擦了一把脸上的黑灰,尴尬一笑,自我解嘲:“不妨事,不妨事,我还能再次利用。”
      他心疼地把炉中灰渣聚拢一处,运转万木化春经,凌空一指点去,想要把那残渣再次炼化出天地精元。
      不成想,经过这次丹药炸裂,紫苏草和沧源仙草中所蕴含的天地精元,竟然半滴不剩。
      “每个环节都是完美无缺,到底是哪个步骤出问题了呢?”孟林眉头皱起,回顾这次丹药炼制的过程。
      最终,他发现,只有地火和开炉的时机是变数!
      想到于此,孟林再次从储物袋内,摄取出可供丹炉炼制一份天聪丹的灵药,仔细投入小银炉身之内。
      同时,他利用御器术控制着小银与地火的距离,小心地掌控着炉内温度。
      半盏茶后,银色丹炉内的灵药液体水分加速蒸发,被抟丹术在丹炉内来回揉捏,逐渐成形。
      慢慢地,一块块莹白透紫的天聪丹雏形,在炉内滚动不休。
      又过了一盏茶时光,小银从地火上空飘飞而回。
      炉盖掀落,清香扑鼻,露出里面五颗圆滚滚的丹药来。
      “一份灵药,可炼制五颗丹丸!”孟林欣喜异常,取出一颗莹白透紫的天聪丹,拿在手中仔细观看。
      根据黄真望所教的丹药常识和术法判断,这颗丹药中的药草灵性仅被炼制出了两成。
      此枚丹药为二品,算是低阶丹药。
      第二次炼丹,依然炼制得不尽人意,但是孟林却没有丝毫退缩。
      而是运转万木化春经,凭空一指,点在四颗莹白丹丸之上。
      不大片刻,一缕缕碧绿色的天地精元,从报废的丹丸之内,被炼化提取而出,储存在孟林体内四肢百骸,“再来!”

第九十七章 意外收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