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得不说李振看的还算透彻,他的思想境界和眼光远超那些自认清高的大儒们。
      不过朱慈?R并未打算马上用他,还是等三年后看看磁州治理结果,在决定如何用李振。
      “很好,先治理好磁州,如果三年后磁州大变样,吏部会考虑调任你入京为官。
      此次抄家所得金银财物和土地都全数交与你处置。
      土地分给没有土地的百姓,也可分给无处安身的流民,绝不能让士绅地主得利。
      六十万两银子全部用于救灾和兴修水利,希望三年后看到一个全新的磁州!”
      李振没有想到钦差大人会把抄家的土地和金银财物都交给他。
      如今哪个官员不贪,如此多银两钦差大人不是应该带走大多数吗?
      钦差大人真是清官,皇帝这次终于用对了人,这是百姓之福,也是灾民之福,李振佩服!
      李振开心的有些不知所措,救灾银子和兴修水利资金就这么有了?
      感动之余,李振深深给三位大人深深鞠躬致谢:
      “是,大人放心,下官绝不会让您失望!”
      ……
      第二天,磁州县令赶到钦差大人暂住的酒店有事禀告,却发现钦差大臣已经人去楼空。
      李振只能对着城门方向深深一躬,表示对钦差大人的感谢。
      京师乾清宫
      李若琏和锦衣卫一如既往紧紧守着乾清宫。
      崇祯皇帝的近侍太监王二喜,也就是王承恩的义子,始终和往常一样进出乾清宫。
      声称皇爷工作繁忙,义父一直侍候在旁,一天三顿饭有他准时送进乾清宫。
      从表面看乾清宫,除了皇帝不上朝外,看不出和以往有任何不同。
      周皇后担心崇祯皇帝气出好歹,两次要求见驾,但都被王二喜婉言谢绝,美其名曰皇爷想静静,目前不易打扰。
      善解人意的大明国母周皇后只能一声叹息离去,夫君不愿见她的时候,周皇后从不会主动去打扰。
      和乾清宫按部就班相比,每日准时守在乾清宫外的文官和勋贵们却悄然发生了变化。
      勤政的崇祯皇帝连续多日不上朝极其罕见,渐渐让大臣们认为他胆小忌惮文武群臣闹事。
      不是他们无知,而是群臣认为皇太子这次闯的祸太大,连崇祯皇帝短时间都无法收拾残局。
      小杀星这次不但得罪了大部分勋贵和皇室宗亲,也得罪的天下文官士绅和地主大户,
      别看崇祯杀过不少大臣,但每次大臣团结起来施压时,崇祯都会让步。
      皇帝不是不上朝吗?那好他们就继续堵在乾清宫外施压。
      大臣们不在傻傻跪在乾清宫外。
      他们或站或坐或蹲,以各种方式坚守在乾清宫外,皇太子和崇祯皇帝没有公开宣布放弃之前,他们绝不放弃逼宫。
      一些身体不太好的大臣干脆端来了小板凳,站不动后就坐再小板凳上,反正坐在人群之中不会轻易被锦衣卫发现。
      还有几??大臣更

第269章 闹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