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署设在岛上。
      中日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刘公岛成为国殇之地。
      战后,包括刘公岛在内的威海卫被日本强占。
      1898年英国强租威海卫,刘公岛成为英国海军的避暑疗养之地。
      尽管威海卫在1930年被收回,但刘公岛仍被英国续租10年。
      1938年日本再次占领刘公岛,直至1945年战败。
      这里曾是清朝北洋海军的基地,也是甲午战争的主战场,还曾蒙受英租殖民统治的耻辱。
      甲午战争给中国人带来了深深的伤害,让每一位中国人都记住了这个耻辱。
      正是因为以上原因,朱慈?R才会在此建立大明海军。
      他要用在此建立的海军灭掉小日本,让英国永远沉沦……
      看到皇太子陷入沉思,胡宝立即奉上一个马屁:
      “小爷英明神武,大明水师必定崛起!”
      朱慈?R微微一笑,伸手拍拍胡宝道:
      “少拍马屁,传户部尚书程国祥,工部尚书孟兆祥,顺天巡抚杨廷麟和陈子龙,督察院施邦昭等官员前来议事!”
      “遵旨!”
      朱慈?R等待已久的红薯土豆玉米终于来了,大明灾民今年不会在挨饿了……
      在农耕文明占主导的中国古代,人口是国家最为重要的资源。
      我国各朝代都在想方设法的增加人口数量。
      历史上,我国出现了多个盛世,人口也出现了多个高峰。
      但在明清以前,我国人口数量始终在1亿人以下。
      即使疆域最辽阔的元朝人口也不过八九千万。
      不过在清朝中前期,中国人口呈现出爆炸式增长,人口总量增长近四十倍。
      乾隆时期我国人口突破2亿,而到道光时期,全国人口数量更是增加到
      即便后来因为太平天国起义造成人口锐减,我国人口仍然有3亿多。
      那么清朝时期我国为何出现了人口大爆炸,那就是红薯和土豆以及玉米的作用。
      其实在明朝中后期,土豆、玉米、红薯等作物已经被引入中国,因为南方人不喜欢吃没有推广普及。
      这些外来作物不仅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对土地要求不高。
      可以种植在贫瘠的山区丘陵坡地,不与小麦、水稻争天下。
      这就大大增加了居民的口粮数量,对我国人口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红薯产量极高,民间有一年红薯半年粮的说法。
      一经普及,迅速惠及无数贫民百姓,无论是当年还是后来的大饥荒,许多百姓都是靠红薯得以生存的。
      这样,不仅大量荒地得到有效开发,而且粮食产量大大提升。
      同时,这些高产作物不但人可以吃,也可当作牲畜饲料。
      而大量肉食和禽蛋的上市,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上升,使得老百姓体质变好。
      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人口数量的增长。
      可以说,粮食产量的增加为人口的增长打下了基础。
      在众臣没有到来之前,朱慈?R从系统分别兑换出二十个红薯,二十个土豆,二十个嫩玉米,然后带着几个小太监和宫女开始忙活起来。
      这三种农作物刚引进时,因为不会种植产量并不高,加上他们不会做,也没有感觉到好吃,不然肯定会推广普及的。
      朱慈?R今天要让这些大臣尝尝他们从未吃过的东西,他不相信有人会不喜欢吃烤红薯和嫩玉米……

第407章 亲自下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