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崇祯十年四月十日,朱慈?R走上京师街头,此时的京师街头已经焕然一新,
      经过杨廷麟数月的整治,马路上再没有人随地大小便,马粪也会被随时清理掉。
      相隔三里左右都会有公共茅房,马路茅房都有专人打扫监督。
      以前随处可见的流民也消失的无影无踪,城里粥棚更是全部取缔。
      取缔粥棚,并不是拒绝给流民施粥,而是因为流民全部转移出城外。
      他们已经分了土地,都在忙着春耕呢!
      因为分地问题,小麦已经来不及播种,红薯苗暂时还未长大。
      但土豆和玉米却可以种植,整个京畿地区农田里都是种植土豆农民和流民。
      不对,应该说都是农民,流民分到土地后,他们已经变成农民。
      建奴入寇对京畿地区造成的人口流失和严重破坏,因为流民被安置下来,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观。
      各县官员也纷纷响应皇太子号召,主动下乡帮助农民种植,田间地头到处都是欢歌笑语。
      今年种植红薯等农作物的并不止京畿地区,河南和陕西在李岩和孙传庭的带领下,此时也在种植,很快朱大典所在的山西也会开始。
      相比河南与陕西两个省的土地改革,朱大典所在的山西土改要顺利的多。
      因为山西大部分土地控制在晋商手中,朱慈?R清除八大皇商时,顺便把山西的利益集团一网打尽。
      所以,朱大典道山西后,立即得到宣大总督卢象升的鼎力相助,土地改革几乎没有遇到太大困难。
      土改成功的地方百姓老开心了,可是被分掉兼并土地的士绅地主大户心都在滴血,百姓种的农田以前都属于他们家。
      虽然心里难过,他们被杀怕了,一点反抗的心思都不敢有,不然全族尽灭……
      为了应对严重的旱灾,朱慈?R准备土改地区,今年大面积种植红薯土豆和玉米,试试能否让大明北方灾民吃饱饭。
      不要说红薯吃多了有胀气等等,先解决吃饭问题再说,总比吃树皮和观音土或者饿死好百倍,反正这两年又不收税。
      朱慈?R这次整治土地兼,并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彻底一次,当然后世红色革命除外。
      数十万流浪到京师的流民,朱慈?R都给他们分土地。
      不愿意要土地的流民,朱慈?R同样不会让他们再做流民,有农场在等着他们去工作。
      实在太懒不想干活的流民,将被毫不留情轰出京城。
      他们活该饿死,这样懒惰的人,朱慈?R根本不会惯着他们。
      自古以来,无论任何朝代,土地兼并都是王朝的重大危机。
      活不下去的百姓纷纷起义,从而导致改朝换代或者重创统治阶层。
      明朝在建立之后,便推行了以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赋役制度为结合的制。
      虽然提高了行政效率,但土地兼并和沉重赋役,也使得明朝中后期各地暴乱不断。
      而作为明政府的改变,张居正提出了一条鞭法。
      正式的实现了以户丁收税,向以田亩收取赋税的转变。
      无疑减轻了自耕农的负担,而也促进了工商业和商品生产的发展。
      而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也体现出了这种土地制度的优势。
     

第429章 春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