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敦煌婚嫁习俗[2/2页]

梦幻敦煌之妖魔 吕晓文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东,即招待东家和所有帮忙的亲戚朋友。傍晚时,男方家要选个干净的空地给祖宗烧纸,向祖先通说后人婚事。同时,男方请亲威、同事、朋友开始布置、收拾新房,主要是张贴喜字,裁剪张贴鸳鸯、拉花、窗花等饰物,营造喜庆气氛。晚上,女方和姑嫂以及朋友还要到男方家看新房布置情况。男方则和媒人、伴郎一道到女方家送大红“肉方”。新房布置完成后,不铺床,晚上由新郎与一个亲属的未婚男孩一起在新床上就寝,俗称“压床”。压床的人有条件限制,不是任何人随便就能压的,一般由新郎的亲弟弟,或朋友或同学,但必须是岁数小于新郎的未婚青年。另外,有的家庭还讲究请四五岁的男孩儿压床,这是从延续子孙的角度来考虑的。次日,便要举行结婚仪式,一般分乔亲、典礼、认亲、闹洞房几个环节。
      乔亲就是新郎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婚礼当天,新娘一大早首要的是化妆和打扮,然后穿上漂亮的结婚服装在娘家等候。新郎则与伴郎、伴娘及娶亲人员在媒人的引领下乘车,从男方家出发前往女方家娶亲。行前准备好双份礼品及红包,还要拿一红木匣子,内装香、艾、挂面、酵面、棉花、红枣、桂圆、莲子、碗、筷、化装品、钱等物,均是双份。乔亲人马到女方家门口时,放鞭炮告知。女方家则事先准备好难题,或提问题、或让乔亲人员喝酒等,待嬉闹后才开门。进门后,女方家准备荷包蛋等招待新郎,准备简单饭菜招待娶亲人员后,新娘拜别父母,给父母敬茶或敬酒。迎亲人员还要从女方家象征性地“偷”点东西,所“偷”东西中必须有木材类的,意为“偷财”。女方将男方带来的红白糖、“肉方”、挂面等留下一份,让男方带回一份,对红木匣子中带来的离娘钱及馍馍留在娘家,再由娘家对等换个过,其它物品原封不动随新娘带回。时辰一到,新郎或抱或背新娘从娘家出来,送上乔亲新车,与娘家送亲人员同行。乔亲车队中途不能随意停留,不能走回头路,也不能走重复路线。乔亲车队在路上与别家乔亲车队相遇,要互换手帕以图吉利。乔亲车队到新郎家门口,放鞭炮、撒花,或喷彩带。下车时,新娘脚不沾地,新郎将新娘抱人新房,换礼服,准备典礼。在新娘进门时,公婆、“阿伯子”都要回避,不能照面。
      典礼待宾客到齐,坐定,吉时一到,就开始进行典礼仪式。由司仪宣布婚礼开始,放鞭炮,或奏婚礼进行曲,或鼓掌,新郎、新娘携手缓缓步入典礼厅堂。结婚典礼仪式开始后,新郎、新娘携手站在典礼台上,由主婚人、证婚人讲话,并宣读结婚证书,然后新人互赠礼物,互带红花,以示相敬相爱,并进行拜礼。旧时讲究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是夫妻对拜,现在则简化为新人向双方父母三鞠躬,向亲戚朋友鞠躬答谢,新郎、新娘互相鞠躬致礼。为了喜庆,公婆的好朋友还要给公婆“抹花脸”,还要给婆婆的耳朵上挂红辣椒,其意就是让公婆在媳妇面前出丑,以此来缩小媳妇与公婆之间的距离。在典礼结束后,司仪宣布新郎、新娘携手入洞房时,由亲朋好友将事先准备好的纸花、五谷杂粮、白沙糖等混合物打向新郎、新娘的头上,称为“打煞”,意为驱灾避邪。
      认亲典礼之后,敦煌还有“认亲”的习俗,即在婚宴开始,由司仪带着一对新人认长辈、认亲戚,新人叫着长辈亲属的称谓,并鞠躬行礼,有些地方有叩头习惯。而长辈则要事先准备礼金红包,当面分别给新郎、新娘,以示祝贺,称为“拜礼”,一般要多次鞠躬行拜礼,尤其父母则要多次给红包。婚礼的当天晚上,新郎和新娘不吃婆家饭,而是吃娘家派人送来的素食“宽心面”。所谓“宽心面”,就是我们所说的“宽板”拉条面,其意就是让新人在成婚后放心过日子,不要怕事。
      闹洞房也称“耍床”。婚礼当天晚上,有闹新房习俗。在过去,由于很多新人婚前都不太熟悉甚至不相识,新婚之夜要他们生活在同一空间心理上可能会感到不自在,闹洞房无疑可以通过公众游戏让新人消除隔阂,捅破羞怯的“窗户纸”。而在今天,闹洞房主要是向新人们表示祝福之意。年轻人准备各种雅俗共赏的节目,让新人表演,逗乐、起哄,增加喜庆气氛。如表演取筷子,将一双筷子置于酒瓶中,只露出很短一截,让新郎、新娘全力用嘴唇把筷子取出,实际就是让两人有意亲吻。另外,过去闹洞房时还要耍闹小叔子,让小叔子给嫂子扫地,扫地要从门口往里扫,扫的东西要堆在屋角,意思不能把财扫出门。第三天回门回来后,再由新娘清扫出门。闹洞房结束后,新郎、新娘人睡前还必须完成一个很重要的程序,就是给新人铺床。铺床十分讲究,要请父母健在、儿女双全的女性给新婚夫妇铺床,把两床被子的四角夹人核桃、花生、莲子、红枣等物,一边铺床一边口中还要念念有词:“反铺席子正铺毡,生下的娃娃坐高官;双双核桃双双枣,儿子多来女子少……”而后,新婚夫妻才能同床共寝。第二天清晨,新婚夫妇不能随便出门,也不能睡懒觉,更不能随意开门。必须等候小叔子或侄子叫门时,才可开门。叫门时称“哥哥、嫂子开门来,金银财宝滚进来”,这时才能打开新房门,并由叫门的孩童递进来两个熟鸡蛋、两个小馒头、两杯糖水,寓意财源流进,甜甜蜜蜜,新郎、新娘要给叫门送餐的孩童红包。新婚夫妇在新房内吃完后,再出门拜见公婆。但新娘在回门前不能进伙房。回门前若进了伙房。则日后的日子会过得很不顺利。
      回门按照约定俗成习惯,结婚第三天,新娘便要偕同新郎一起回娘家,也称“回门”。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礼节。新娘家非常重视婚后第三天的回门,因此新郎事先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礼品上都要有所准备,争取给岳父、岳母留下愉快的好印象。回门一般在上午进行。回到娘家,新郎、新娘首先要问候老人。这时,新郎要改口,或跟新娘一样称岳父母为爸爸、妈妈,或称姨父、姨娘,要叫得自然、亲切,对待亲友和邻居也应表现出亲切热情、彬彬有礼,见人先打招呼,以礼相待。吃饭不做菜,只有饺子,馅内包有酸甜苦辣等各种味道,寓意今后漫长人生道路上的坎坎坷坷。吃完饭后要按婆婆的叮嘱不能久留,放下筷子就回家。意思是说,新媳妇回门在娘家待得时间长了,婚后就不大顾家了,所以不能久留。
      a
      a

敦煌婚嫁习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