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安走出去寻到李安,将他拉了回来。周元鹏陪着小心,为其敬酒夹菜,桌子上其他人都不说话。
一大桌香喷喷的酒菜,众人吃的,还不到三分之一。
到了第二天一早,众人套马车收拾行李出发,却遍地寻不见李安的身影,知道他是不会改变主意了,只得作罢。
六个人依旧是一辆马车,两匹马,走走停停,到了天黑时分,正好到达台儿庄,便在台儿庄最大的客栈,“半日闲堂”住了下来。
台儿庄不大,半日闲堂却不小,上下两层好几十间客房,却是不为客人准备饭菜,只提供住宿和骡马的草料,所以称之为“半日”,意思就是,无论怎么,客人每天只能在此逗留半日,一日三餐你得寻其他的地方去吃。
其实这也怪不得客栈掌柜的,这台儿庄,自古就不是商贾云集之地,来往的客人一直不多。近百年来,一直都是兵荒马乱,客人来的就更少了。
好在这个地方,出来一道名菜,吸引了不少人。半日闲堂,才能开半日,闲半日,没有关门。
周元鹏一行转道这里,也是冲这道菜来的。本来他们可以直接经峄县大道,直奔邳州的。
半日闲堂不准备饮食,就是知道客人们,大多是冲这道菜来的,就算准备饭菜,他们也会去那家菜馆。
周元鹏一行,到达那家菜馆的时候,太阳刚刚落山。
菜馆没有什么特色,门头一块黑漆漆的牌匾,上书五个金色的大字:“老张家狗肉”,写得是七歪八斜的。
店堂里面,却已是人声鼎沸,空气中更是弥漫着,一股大蒜和狗肉的香味。
中国民间有一句俗话,叫做“狗肉上不了桌”。狗肉不怎么受人待见,主要跟狗“杂食”有关,说起来,总是有些恶心。
实际上在中国,吃狗肉有几千年的传统,可以一直追溯到先秦时期。汉朝开国大将军樊哙,在追随刘邦东征西讨之前,就是以屠狗为业。
狗肉的美味,一直为人所称道,正所谓“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传说中的活佛道济和尚,手上拿的,嘴里嚼的,就是狗肉。
在台儿庄,更是一直流传着“无狗不成席”的谚语。
老张家狗肉,确实是鼎鼎大名,老张家狗肉的味道,吃过的人,没有不说好的。
老张家狗肉,不但肉色鲜艳,味道纯正,而且香气浓郁。加之它不腥不腻,烂而不散的品质,从光绪年间,就一直为人称道,遭到追捧。
据说吃这老张家的狗肉,有一点与别人家的不同,那就是不能用刀切着吃,适宜直接用手抓,撕成一条条或者一块块,趁热大口吃。
当地人更喜欢连同生的大蒜头,一起放进嘴里,说是香味更加奇特。
可是在周元鹏看来,吃狗肉嚼大蒜头,可能跟有些地方,吃蛇肉喝雄黄酒差不多,是抗毒的意思。只不过中国人深谙说话的技巧,有些事做得说不得,换个借口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反正大家都不是傻子,个个心知肚明。
周元鹏一行,走进“老张家狗肉
第92章:忿怒(7)[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