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孙先生要做具体的事业,邀请自己相助,周元鹏表示想知道是什么事。
孙先生便说:“民族兴其国,必须修其路。如今干戈平息,天下归心,我准备专办铁路事业,拟十年为期,筑路十万余里。希望公子能够不辞劳苦,助我一臂之力。”
周元鹏不置可否,反而询问:“先生可有钱?”
孙先生苦笑,道:“予实不名一钱也。”
周元鹏道:“不名一钱,如何筑路十万?”
孙先生道:“拟向列强借贷之。”
周元鹏脸色一变,问道:“民间久有传闻,说先生为推翻大清,曾许诺十倍之利,于美利坚之天地会,不知道这件事,是不是真的?”
孙先生想了想,说:“确有其事。”
周元鹏下意识的点点头,说道:“如今清帝退位,该是先生兑现承诺之时了。先生打算怎么办呢?”
孙先生摇头苦笑,道:“并非是我食言而肥,实在是国库里没有钱,只能慢慢再想办法。”
周元鹏呵呵笑道:“民间有句话,叫‘好借好还再借不难。‘食言而肥虽然说得过了些,可先生此番想再借到钱,估计也难了。更何况,如今大总统是袁中堂,就算国库有钱,恐怕先生也不能随意支配。又如何向列强借贷?”
孙先生不以为然,道:“临时约法,国家权力在于政府,而不在于总统一人。如果国库有钱,孙某的承诺,还是可以兑现的。”
周元鹏道:“临时约法规定,‘庶民没有选举权,女人没有选举权。如今国会议员当中,革命党人数占三分之二。理论上来说,革命党确实可掌握实权。可是现在,就怕袁中堂不答应。”
孙先生忿道:“有临时约法在,答不答应,恐怕由不得他。”
周元鹏笑道:“元鹏曾经和杜大侠谈过,南北和谈的事。看来是人微言轻,他没有和先生提起。那就请恕元鹏放肆,今日当面,跟先生说几句我的心里话。
先生想必还记得,在先生辞职之时,曾经要求,将临时政府地点设于金陵,不得更改。元鹏听说,实际上临时国会最初讨论的结果,地点是设在京城的。不知道是否确有其事?
先生在职之时,一言可定国都于金陵,此举,足证‘大总统之威权。如今大总统是袁中堂,他又岂是易于之辈?元鹏记得《民立报》,载有先生就辞职一事告全国人民书,其中有‘吾党不必身揽政权之言。
元鹏私下以为,这确是国家,和平安宁之保障。元鹏斗胆妄言一句,先生若是想通过议会,让革命党人担任内阁总理,藉此架空‘大总统的权利,必将会再生事端。”
孙先生沉默了一会儿,说:“正是心五转达了公子的见解,我思虑再三,才同意袁世凯在北京就职,国民政府、国民议会,迁往北京,以表诚意。但是今日公子言论,孙某并不以为
第125章:伟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