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回 壮志凌云(二)莫愁命中无知己[1/2页]

从战士到将军 四海同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上下五千年的流传文化,在老百姓中留有很深的印迹。
      郭开山作为老郭家的一份子,他并没有传承到郭父那唯物主义思想,郭开山打小就不太受郭父待见,所以说,他更爱和母亲在一起。
      郭母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在动乱时期以前,家里摆放着倍受敬畏的佛龛,动乱开始后,老郭家全都下放到a城农村,但私下里,做偷偷做‘功课,仍然是郭母的一天必要办的事情。
      在a城农村,郭开山总会在烧火的时候,看到母亲在仓房那里叨叨咕咕,从小精细的他,自然是知道郭母在干什么了,长此以往下去,不让郭开山信这个,信那个,那才怪了。
      自从参军提干之后,和王金和这个‘老神棍交往,郭开山和妻子关悦,是经常前去的,理由是不光郭开山信这个,就连关悦也是‘神啊,‘地啊的,两人可谓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王金和推演的‘周易八卦,不仅在a城出名,就连京城的大家,都主动邀请他“入伙,”于是他不光当上了大学教授,还成为了当时‘周易研究会的常务理事,有着一系列的‘官衔,也就给了王金和拓展的空间,他著的相关书籍,成为了大学相关专业的正式课本,更有着‘活孔明的称号。
      对于自已申请再到前线工作,郭开山也就是一时兴起,他是想做给师党委会上的常委们看的,可是刚一走出师部大院,他的头脑也就清醒了许多,他暗自叫苦,‘郭开山,你今天怎么了,哎。说大话,也不挑个时候,你自已拿定了主意,这事和谁商量了呀。作战部队不比医疗队,分分钟都是要命的活计,要是真的在战场上牺牲了,老婆孩子咋办呢。
      就当郭开山在师部门口徘徊合计事时,一个老家妇女冲着他叫喊了一声,‘对面的是郭开山吧!
      抬头一看,这老妇人,郭开山还真认识,是刘雪华的姨母,‘阿姨。是我。
      ‘你不是去前线打仗了吗?咋回来了呢?
      郭开山跑过了马路,来到了老妇人的小吃部门前,‘前阵子我回来了,不过现在又要去了。
      老妇人几十年一直经常着一间小吃部,现在随着部队大院的整修。她的小吃部也重新转变了新的门脸,这是师部人专门为了讨好她,给她修的,但是她还是把桌子摆到了门外,因为只有这样,熟客才能来,她的饭菜更是多年未变。还都是老样子。
      ‘来来,大姨给你下碗馄饨,这都中午了,早就该吃饭了。
      老妇人的馄饨依然还是多年前的味道,郭开山吃着馄饨和老妇人聊着天,仿佛又回到了多年之前。还记得老妇人的儿子在厕所里抢郭开山军帽的事,就象是刚发生过一样,历历在目。
      ‘我那儿子现在去了g市,说是去那里赚钱快,我都和他说了多少回了。让他给我找个儿媳妇回来,可现在一直没有,还是你好啊,我说郭开山哪,你孩子也挺大了吧?老妇人对郭开山的关心在于,郭开山在靖北时,只要一到师部汇报工作,他都会来这个小吃部吃上一碗馄饨,多年未变。
      ‘都上学了,就是太淘,不太听话。
      ‘当年我还以为你和我们家雪华能成呢,没想到呀,你在老家有对象,这下可苦了我们家雪华了,老妇人一听郭开山的家庭很是幸福,就为自已的外甥女十分难过。
      ‘雪华不是结婚了吗,她说她丈夫对她很好,听说还是京城首长的公子!郭开山就是随口一说,他并没有从刘雪华的口中,听到有关她丈夫的故事。
      “啥?她真是这么说的?”老妇人的眼睛瞪得老大,好象不太相信郭开山的话语。
      “是啊,有一回我们在a城见面,她就是这么说的。”
      ‘屁话,上次她爸有病,马上就要没了,一直倒气,雪华是无奈,才找了个人帮忙结婚,现在我那姐夫病好了,没事了,她们就快离了,我都听说了,就在前几天,她丈夫出国了,说是去当哪个国家的使馆武官,他们压根就没有在一起住过,是不是雪华在骗你呀!对于刘雪华的近况,作为姨母的自然要比郭开山了解得清楚。
      ‘啊!郭开山的心马上就提了上来,此时他就象搬倒了七八瓶酱油醋一样,不知该先扶哪一个了。
      红军师师部,给了郭开山一个礼拜的准备时间,让他在a城联系去边境的火车,‘命令就直接给他了。
      刚一下火车,郭开山第一件要去的地方,就是去找刘雪华,好在回来之前,已经打电话给了郭开新,叫他在火车站里等他了。
      ‘三哥,你才走几天呀,这么风急火燎的又回来了,是不是出啥事了呀?郭开新没有坐

第6回 壮志凌云(二)莫愁命中无知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