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百八十五章 皇帝的杀手锏[2/2页]

大唐:逍遥驸马爷 青烟渺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随即瞳孔收缩,震惊的霍然抬头。
      与此同时。
      文武大臣心中像是被炸雷轰下,不可思议的望着李世民。
      能让一向淡定的房相变色,让群臣震惊的,有且只有那件事……
      贞观十一年的分封!
      那一次,皇帝在没有和任何人商量的情况下,直接下了一道诏书:
      “朕凭借上天的庇佑、功臣的帮助,削平四海,廓清宇内,尔等功臣,曾经出生入死,功绩彪炳……”
      “朕心中铭记,现正式裂土分封,以为世袭之制……”
      那一次。
      包括房玄龄在内。
      一十四位开国功臣被封为诸侯,名为“世袭刺使”!
      这就涉及到了,几乎贯穿整个中原王朝的根本制度——郡县制和封建制之争!
      实际上。
      贞观十一年那次分封,只是李世民的众多试探之一。
      早在武德九年,年轻的秦王当了皇帝之后,便马上举办了一次奏对。
      李世民问:“把皇族子弟都封为王爷,对江山永固有好处吗?”
      群臣当然反对。
      第一次试探失败,不仅没有新封,太上皇李渊亲封的一大票宗室郡王,还被悉数降为县公。
      贞观元年。
      一次君臣廷议上。
      李世民又问:“朕想让子孙长久,社稷永安,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彼时,萧?刚刚被恢复了尚书省左仆射,于是给老板了一个台阶下,表示赞同。
      李二陛下很满意,但是没有行动。
      当时没行动。
      不代表以后没行动……
      贞观五年,李世民忽然下诏,分封十二位皇子为王,再度提出恢复古制。
      这次臣子们都炸了毛。
      尚书右丞魏征,礼部侍郎李百药,两人打头阵,百官说的吐沫横飞,纷纷反对。
      李世民险些暴走。
      中书侍郎颜师古,见皇帝的脸色阴沉的可怕,知道如果大臣不让步,今天的事恐怕难以收场,因此提出了一个比较折中的办法。
      “如果要分封的话,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为了朝廷的长治久安,可以分封亲王的儿子,要以州县相隔,互相牵制,让他们同心协力,扶持皇室。”
      “同时,为藩国设置的官吏,必须由尚书省选拔录用,除了中央朝廷的法令外,不允许他们擅自实施刑罚,其他的事儿也都要订个规矩。”
      李世民无奈,只能说:“朕再想想吧。”
      贞观十一年。
      李世民再次招呼也不打,直接分封了十四位大臣。
      世袭罔替……
      没有特殊缘故,不得废黜。
      为此,还做了小动作,比如,把房玄龄的魏国公改为梁国公,把李靖代国公改为卫国公……
      全部是以封地名字命名!
      然而,大家全都不感冒....直接漠视了李世民的诏令,因此这道诏书搁置了两年之久。
      现如今。
      皇帝竟然故事重提。
      这里面显然蕴含着极大的政治意义,那便是……用功臣的王位,去遏制天下门阀士族!
      这就见血封喉了。
      比如荥阳,直接派个封王过去,郑氏还怎么活?
      因此此言一出。
      朝堂上五姓七望的势力,全都慌神了。

第六百八十五章 皇帝的杀手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