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而八岁的皇子,只是认真听讲,只是仔细思考,偶尔举一反三,偶尔发出一些属于‘聪明、‘仁圣、‘君子之言。
同时,时不时的,赵煦会停下听讲,命人给向皇后煮茶来喝,或者叫向皇后休息一下,亲自给母后揉捏肩膀、捶打背部。
不时吐出一句:母后辛苦了,又或者深情的道:“母后谆谆教诲,儿铭记在心!”
总之,好话又不要钱。
于是,一个下午下来,向皇后是满心欢喜,不仅仅不觉得有丝毫疲惫,她甚至感觉,哪怕在庆宁宫里再教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任何疲劳。
这种亲自教导儿子读书的感觉,这种儿子认真听讲,同时关心她的身体,不时的与她耳鬓摩擦的母子温馨刹那。
让向皇后如饮仙酿,只觉身轻体盈,飘飘然不知今夕是何年?
恍惚中,有时候向皇后看着赵煦那张粉嫩、红润、白皙的小脸,会产生一种错觉。
仿佛是自己那个不幸早夭的孩子,其实并没有夭折。
他只是被官家,悄悄的养在深宫中。
如今,终于母子相见。
而且,一见面,就好似已经做过了一世母子一样。
母慈儿孝!
这让向皇后,哪怕离开了庆宁宫,回到坤宁殿,也一直在回味,也一直沉浸在母子交流的温馨氛围中
于是,这个晚上,坤宁殿里的皇后,十年来第一次,坐到了梳妆台前,让张氏给她梳妆打扮。
同时,向皇后在心中,开始期待,明天在庆宁宫里的教导。
她已经沉醉在这样的氛围中,甚至恨不得永远停留在这样的时刻。
不过,隐忧还是在的。
向皇后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的模样,回忆着下午的教导。
六哥实在是太聪慧了!
如今,虽然稚嫩,但已经可以提出很多让向皇后都感觉诧异和惊讶的问题来。
向皇后感觉,长此以往,自己这个母后,恐怕就要跟不上六哥学习的速度了。
这怎么可以?
不过,不要紧!
向皇后想起了在闺阁中时,父祖和她讲过的国朝旧事。
章献明肃皇后临朝称制时,养育仁庙于膝下。
因章献明肃皇后忙于政务,所以,仁庙的照顾和抚养,实际上是由杨淑妃,也就是后来的保庆皇太后抚养。
这当然是不可取的!
但,章献明肃做了另外一件事情,让向皇后的父祖称赞不已。
那就是,让神童才子晏殊,陪伴仁庙读书。
向皇后想到这里,就问着身后矗立于帷幕外的严守?ィ骸把鲜?ィ?缃竦幕首痈蠹慵鞘呛稳耍俊
严守?サ妥磐坊卮穑骸白嘀?ト耍航窕首痈蠹慵牵?笔呛擦盅?砍兄嫉巳蟾Γ
“邓润甫?”皇后皱起眉头,和高太后一样,向皇后也不喜欢这个曾经深治郑侠案的大臣。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向皇后比高太后更讨厌邓润甫!
向皇后之父向经,为何后来要去青州为官?
原因就是,他在汴京城里待不下去了。
为什么待不下去了?
因为向经被人举报,他在市场上影占行人,掠夺民财!
但,在向经之前的外戚,影占行人是常有之事。
刘家、杨家、曹家、高家,谁没有做过?
怎么偏偏到了向家就不行了!?
你王安石、吕嘉问是在针对我向家吧?
最重要的是,向经因出知青州,染病而死。
向皇后竟没有来得及见自己父亲的最后一面!
这让她和她的兄弟,遗恨至今!
于是,郑侠在向皇后这里的地位,就迅速蹿升。
没什么原因,只因为郑侠让王安石颜面扫地,替向皇后狠狠的出一口恶气!
如今,听到昔年穷治郑侠之罪的人的名字,向皇后要是能够高兴的起来,那才叫有鬼了!
可是,严守?サ囊痪浠埃?唇邢蚧屎笮闹械脑蛊??滔?粕ⅰ
“圣人,皇子阁笺记,乃是延安郡王之臣也!”
“故事,国朝潜邸大臣,乃天子心腹,必有大用!”
这话,让向皇后想起了韩维、李纯。
这两人,都是官家潜邸时的记室参军,也都深得官家信重!
特别是韩维,王安石就是韩维向官家举荐的!
于是,点点头,道:“汝说得对,却是吾疏忽了!”
郑侠只是一个外人。
六哥却是她的儿子。
孰近孰远,一目了然。
虽然说,邓润甫可能从来都没有见过六哥。
可,他是皇子阁笺记,六哥唯一的潜邸大臣!
这就足够了!
于是,这天晚上,向皇后连夜派人,到了庆宁宫,抄录走了赵煦手中的春秋谷梁传和高太后的答书。
同时,内宿皇城待命的翰林学士承旨邓润甫,被皇后教旨,传唤到了集英殿。
这一夜,集英殿中的灯火,亮到了子时。
第三十二章 向皇后:远近亲疏,一目了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