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八零章 阴平(二)[1/2页]

三国之陷阵无敌 天雷滚滚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高顺最终还是带着他的三千陷阵精兵,踏上了前往阴平的道路。
      虽然司马懿和陆逊都反对,赵云等将也没有谁赞同,但是高顺并没有听从他们的劝阻,仍然一意孤行。
      只要偷度阴平成功,整个蜀中可以说就唾手可得了。
      见高顺心意已决,赵云也提出更改偷度阴平的将领人选,由他带着其冲锋营执行此任务,毕竟高顺身为主将,不能轻易涉险。
      赵云虽然出于好心,不过仍然被高顺所回绝了。并非出于抢功之类的心思,只是在高顺看来,自己知晓着邓艾的“前车之鉴”,无疑是最佳的人选。
      益州道险,可不是一句空口白话,后世李白诗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当高顺真正踏上阴平道时,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天堑。
      高耸的山谷之间,只有一条仅能容纳半人行走的崎岖小道,若不慎失足,则只有跌下万丈悬崖,坠死山间这一个后果。
      高顺小心翼翼地贴着山壁行进着,他努力控制着身体的重心,尽量保持步伐的平稳,毕竟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的下场。
      这条道路崎岖艰险不说,长度同样可怕,想要走完这一条小道,足足要花上大半天的工夫。
      山道之上,没有丝毫可供士兵休息的地方,只能不间断地行走着。连续大半天,不吃不喝不休息,就这样一直贴着山壁前行,甚至想要方便都不可能。如此艰难到极致的行军,无论对于士兵的体力还是意志都是极其巨大的考验,尽管这些都是陷阵营中精锐,但仍不可避免有人坚持不住,失足摔死。
      几乎每过一会便会有士兵失足跌入深渊的惨叫声传来,而这些士兵摔落山崖时的叫声,听来格外凄惨,同样容易动摇人心志,平添了一份行军的难度。
      三千陷阵士兵,就这样缓慢而坚定地前进着,遇到稍显宽阔、可供军队休息的地方,便驻营歇息,遇到狭道险路,便谨慎前行。
      全军如此行进十五日后,来到一处较为宽广的山路上,忽有军士来报,道,“前方有一山岭,岭西皆是峻壁巅崖,不能开凿,军队怕是再也无法前进分毫。”
      高顺闻言,遂与副将郝昭前去观看情况。
      果然,山岭之侧,已无道路,只有一面绝壁。
      

第三八零章 阴平(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