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章 暗祠[2/2页]

犁汉 痴人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你今个说的几句话,俺觉得都不孬,你有主意,给你几个叔兄讲讲。大伙心明显惴着哩。”
     听阿爹问起,张冲也沉吟了下:
     “阿爹,俺其实也弄不懂人的心思。
     但俺听个厉害的人说:‘论迹略心,人皆可测,略迹论心,世无尧舜。
     就是如果俺们只看别人做的,不看他咋想的,这事就简单了。
     因为好的咱就受着,坏了咱就骂,就简便。
     但如果,看他做的,还要看他咋想的,那这事就难办了。
     人心阴私,一深想,那这世上恐怕就没好人了。
     所以,当时俺听了这道理,觉得很中。
     后来,俺又听了一道理,说: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说那千年前有个皇帝的叔叔,干的事都是让人讲闲话的事,但人家最后是个好人。
     然后前朝那个大脑袋,王莽。篡朝前也是个忠臣,但后来发现最坏的就是他。
     然后,俺就琢磨了,这世道光看人咋做的没用,到底还是要再看人咋想的。
     你比如说,俺们天天给那大花猪,好吃好喝。
     图啥嘛,还不是图它一身肉?
     所以,现在太平道对俺们好,怕不是以后要俺们拿命来换哩。
     但祭大胡子,是个好人。”
     张冲说完,抬了抬手里的半贯铜钱,感叹着。
     大伙一听,倒抽凉气。
     可不是嘛,他们对家里的那口肥猪,好吃好喝不就是图那身肉。
     要是自己等人也是这太平道养的肥猪,那就未免太可怕了。
     听懂这个道理,大伙真对这个二子,有点刮目相看了。
     这个比喻,太他娘的形象了。
     “好了,好了。咱自己留个心,主要还是过日子。
     咱几个早点回去,让你嫂子,给弄个鸡。
     天也不暖和,石崽子回去把衣裳穿上,别凉到。”
     说完,张狗子若有所思,然后指使大儿子推着板车,一众人就朝家赶去。
     ——————————————————
     城阳景王祠,祭祀的是刘章,是汉高祖之孙,齐悼惠王刘肥之子。
     当年,诸吕乱朝,他和功勋一起诛除吕家,对汉家有大功。
     他本应受封赵王,但当时即位的文帝,得知刘章意在拥立自己兄长齐王刘襄即帝位。
     帝不快,徒封为城阳景王。
     但刘章匡扶汉室的事迹就在这青徐大地上流传着,民间也一直祭祀不断。
     光这祠堂,怕不就有六百家。
     但这会大桑里的城阳景王庵堂内,却是另一副样貌。
     张弘带着儿子离开黄泥场后,径带着他进了庵堂。
     但没做停留,而是在一边的璧上摸着一个暗门。
     门打开,是漆黑黑的甬道,不知通向哪里。
     张求一旁取了个烛火,点着光给父亲照路。
     二人下了甬道,也没走一会,进了一间暗室。
     这明显是一座暗祠,上面的城阳景王祠不过遮人耳目。
     案桌上摆放着一排神祖牌,最前一个写着:“先祖考齐王张”六字。
     后又立了一木胎泥塑,做诸侯王打扮,旁还有一石碑,叙主人当年事迹。
     到了地,张老儿自己先三跪九叩,又捻了根香,插上香炉。
     随后,一声叱喝:
     “跪下”
     “扑通”一声。张求埋着头,撅着腚,就跪了下来。
     自小,每当犯错,他就要到此,面对祖宗牌位受仗。
     所以,父亲一喊,他身体就已经反射。
     张老儿,执着他那仗,就对儿子脊背臀来了三下。
     打完,便问:
     “知为何打?”
     “儿知”
     “为何?”
     “觑天下英雄,怠志士义气,进不能得亲族之心,退不能免髡首之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何做不到?”
     “因为儿不服,儿本龙蛇之遗,蛰伏草莽本应乘势。
     今天下汹汹,海内沸腾,汉家天命摇坠,五德轮转,正是英雄奋武之时。
     但奈何大人,践运不抚,临机不发,只愿纠纠于乡野。
     大人要儿做的,是英雄所为,一乡豪竖吏,安做此想。”
     儿子的话,让张弘没话说,举起的鸠杖也打不下去了。
     他坐在草席上,平视着跪伏着的儿子,叹道:
     “痴儿无状,你说自己是龙蛇之遗。
     没想到追思祖宗,竟只激发了你这不该有的念头。
     争龙?你也配吗?我们张家也配吗?
     想你祖宗,当年不过据有青州一地,就这,已是气运勃发。
     但又如何呢?
     光武不过遣一偏师,大业消融甚于汤雪。
     旬月之闲,祖考已面向于北,缚送入京。
     是,这是天命属汉,所以我们祖先才志气不申。
     但随后呢?
     和帝有张汉乱于乐安,安帝有张伯路叛于滨海。
     我们张家什么时候服过。
     但我算明白了,终究是‘卯金刀,坐天子,弓长之主当别都。
     只要姓刘还是天子,我们姓张的就只能屈为人下。咱姓张的,是干不过姓刘的。
     现在那太平道的兄弟,我看也是要走此路的。但终究敌不过天数。
     所以,明白了吗?
     天命不属张,徒之奈何?”
     “孩儿明白了。”
     “明白就退下吧。还有,你出去后,使人把那个忘记放沙的打死。
     给他裹身席子,也算看在他姓张的份。”
     “诺”张求低着头,躬身正要退出庵堂。
     突然,黑暗中,张弘问了句:
     “小二还和那太平道的徐和勾勾搭搭吗?”
     “是”
     “嗯,那你下去吧。”
     “诺”
     张求快要退出去了,想了下,又对着黑暗中的父亲,说了句:
     “儿明白大人说的,但儿听佛家一言,说
     人生皆苦,生有终身之勤,死有暴骨为忧。
     孩儿觉得,有时候,人生匆匆三十载,譬如朝露。
     但要是能做一番大事来,那死又有何妨呢。儿退下了。”
     说完,转身离开暗祠。
     良久,黑暗处,悠悠叹息。
    喜欢。
  

第七章 暗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