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五十三章 血黄[1/2页]

犁汉 痴人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八月十一日,巳时,隅中,中人亭。
     对于汉军来说,形势已经到了非常危机的地步。
     东壁失陷,战前布置在前坡的军阵面临崩溃,才支援上去的乌桓突骑就分崩离散。
     卢植怎么也想不到,从开战到现在才不过是两个时辰,战局败坏就到了这个程度。
     不过卢植也从对面那急切猛烈的攻势中琢磨出了些什么。
     越是急战,越是说明对面在抢时间!那对面在抢什么时间?只要想一下,就知道必然是河间兵团的援兵就在左近,时刻可能出现在战场。
     卢植相信自己的判断,这是他作为汉室第一流统帅的自信。
     而越是如此,他就越不能让前坡阵地崩溃,所以他派出了自己最信赖的部队。
     公孙瓒的白马义从。
     ……
     在东面的后坡,在泰山军看不到的地方,有一支两千人的步兵方阵,还有两营各千人的骑兵部队。
     这就是骑都尉公孙瓒的本兵。
     原先他帐下还有两千人的步兵营,但交战未多久就被卢植调到了前面,至今没有消息。
     所以,此时公孙瓒的本兵实际上就是四千人。
     此时,公孙瓒和他的白马义从们就或坐或躺的在坡地上休息,听着前面战场的喧嚣和厮杀,他们皆如寻常一样,闲聊。
     公孙瓒这会也在几名骑将的簇拥下斜躺着,嘴里嚼着一根野草,有一句没一句的和边上族兄公孙度聊着。
     公孙康比公孙瓒要大十一岁,在此世几乎都不是一代人了。但不知道怎么的,公孙瓒就对自己这个族兄很亲切,许是因为他们都是骨子里崇尚暴力的边人士子吧。
     和公孙瓒一样,公孙度的背景也不太好,又出自帝国最偏僻的玄菟郡,可以说毫无上层人脉。
     但公孙度有个好贵人,就是当时玄菟郡的太守,也是主脉的族叔公孙延,因为此公有个儿子叫公孙豹和这公孙度就是同年生的,而公孙度的小名又叫阿豹,所以公孙延亲而爱之,视如己出。
     而公孙度自有了这个好大爹后,整个人生才不一样起来。先是被荫举为郎,然后又做了一任冀州刺史,都是清贵公职。
     但公孙度骨子里就偏勇锐,所以在做冀州刺史的时候就很是查了一波州里的不法,然后就得罪了冀州的士族们,最后只能灰溜溜回辽东老家避祸。
     这一次卢植大典兵,公孙度散尽家财,将他义父留给他的家业全部变卖,组织了一支千人的部曲兵。
     本以为可以一战而起,但谁知道在定亭之战的时候,大败亏输,好不容易积攒的底子就这样输得精光。
     这个时候,同为公孙家的公孙瓒就拉了他一把,不仅安排他到了自己的麾下,还单独令其领一支五百人的骑兵。
     公孙度也是发了狠了,将自己的两个儿子,一个十八、一个十六全部安排到了队伍里,还抽调自己的心腹将柳毅和韩忠两人一并辅助带兵。
     如此,公孙度才将这五百人的骑兵给掌控住。
     公孙度受公孙瓒这么大的提携,所以虽然年龄比公孙瓒还要大个十一岁,但语气就颇为恭顺,说的话也让公孙瓒很是受用。
     此时,他就在问公孙瓒一个问题:
     “伯珪,这一战咱们要为卢帅打到什么程度?”
     公孙瓒皱了皱眉,听出了公孙度话里的意思。很显然,自己这个族兄已经开始怀疑为卢植卖命的必要性了。
     没错,人心的变化就是这样的。人不是木头,没有永远固定的忠诚。
     随着战事的发展,可见的败局已经在显露,军中将吏们都在想,咱们是不是该给自己找一条路子了?
     再联想战前就主动投降的马腾部,见其安全受降,就更让人心浮动了。
     公孙瓒正准备讲一番道理,这个时候,马蹄声急,从中军奔来一名君子营的骑士,一路不停,飞驰而来。
     公孙瓒眼神好,一眼就看出这令骑正是自己师叔郑玄的儿子郑益。
     他立马意识到了前方战场的形势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危机的地步,不然卢师不会将郑益派来传令的。
     于是公孙瓒高声下令:
     “全军准备,上马。”
     此令以人传人的方式,很快就传遍了这处营区。
     等郑益气喘吁吁的奔来的时候,就看到师兄公孙瓒带着全军吏士们已经顶盔掼甲,准备就绪。
     顾不得感慨师兄的明睿,郑益将卢植的口头军令传达给了公孙瓒:
     “有令,命你部即刻支援中路的韦端部,击溃正面之敌。”
     这个命令其实是有点问题的。
     公孙瓒是右翼的后备军,一旦前坡右翼的友军不支,按理就应该将他调度上去,这本来也是公孙瓒以为的。
     但现在卢师却要他率部去支援中路?那中路自己的后备做什么?
     这个命令传达的不清不楚的,公孙瓒吸取了此前他的老上司在鸡泽之战的教训,非得将这个军令意图搞明白。
     于是他对第一次上战场的郑益问道:
     “卢帅为何要让我军去支援前坡的韦端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个问题也幸亏是郑益来答,他一直随扈在卢植左右,对于卢植所获得的信息知之甚详。于是他解释道:
     “韦端部现在的兵线已经不支,之前支援过去的乌桓突骑也被击溃了。急需要你部去稳住中军的溃败。”
     公孙瓒又问:
     “我是左冀后备,我去支援了中路,那左翼阵地丢了怎么办。”
     郑益抿着嘴,老实回道:
     “卢帅的计划是以师兄一部和中军的后备一并去支援前坡的中军,一举在中路打开攻势。卢帅发现目前进攻我部的三路军,唯有中路军战力最强。只有集合更多的兵力才能在此处打开局面。”
     公孙瓒电光火石的想到了很多,有些是郑益明说的,有些是郑益未说的。
     公孙瓒明白了老师的意思,这一刻他们师生之间心意相通。
     随后公孙瓒就不再多问郑益,而是难得的对麾下的义从们高声演讲:
     “弟兄们,这一次我将要带着你们再上战场。但这一次,我不是带大家求活的,我是要带大家去死的。我公孙瓒要死在这里,你王门死在我后面。你,邹丹死在我们后面。”
    &nbs

第四百五十三章 血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