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百六十六章 白袍[2/2页]

犁汉 痴人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他的坐骑脖子上,串着五颗头颅,皆是军吏级别的首级。
     这些在过去被太史慈当回事的首级,这一刻被他毫不留恋的扔在一边。然后太史慈又开始将其他一些无用的累赘从战马上卸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直到太史慈从褡裢里翻出了一袭白袍,他才恍然原来自己还有这个。
     这是关羽临别前赠与给他的,其他的话并没有多说。
     但太史慈却明白关羽的用意。
     在很早之前,太史慈曾问过一次关羽,那就是为何要披着绿袍作战,因为像这种殊色,在战场上是非常危险的,随时会遭受敌军的集火和暗箭。
     而当时关羽是怎么说的呢?
     关羽说,他穿绿袍就是一个象征。
     每当敌军看见前军万马中有一抹明亮的绿出现,无不骇然胆寒,因为他们知道他关羽来了。
     而每当己方看到这抹明亮的绿,无不士气大振,同样也是因为他们知道,关君到了。
     所以,绿袍就是关羽的标志,渐成一种图腾。
     当时关羽也曾对太史慈抱以某种期待,而太史慈也常自勉,但直到他临北上前,得赠这白袍,太史慈才明白关羽对他抱着何等的期待。
     身穿白袍者,必承其弊,但也将成为一种象征,甚至也有望如关羽一般,成为一种图腾。
     自此后,太史慈一直将这领白袍收在褡裢内,试图找一个能披着白袍作战扬名的机会。
     但多少人之所以一直沦为平庸,不就是因为世界给予他们的机会从来都是少之又少吗?
     所以,直到太史慈都忘记自己有这领白袍了,他都没迎来用他的机会。
     而现在,粗糙的手摩挲着白袍,前者是无数个寒暑习艺的见证,后者是织娘一针一线勾勒出的细腻。
     太史慈心里百转千回,将这久藏夹带中的白袍迎风一振,随后利落的披在了自己的身上。
     白袍久藏无人知,而今一朝天下闻。
     如是,一人一马,一袭白袍,一杆马矟,一掌弓,头也不回,向着前方五百骑奔腾而去。
     英豪匹马扶王危,冲寒潇洒入尘幽。
     此一去,恰似君王梦贤臣;此一去,正是英豪遇明主。
     ……
     风在后退,心在向前。
     纵马奔腾间,太史慈忍不住抚着胯下白马,呢喃了句:
     “马儿马儿,你在前,我在后。你只管蒙头向前,我为你遮护其后。”
     然后,太史慈一声不吭,也不唱名,也不叫嚣,一路蒙头前奔。
     也正是太史慈的低调,他冲锋的时候,徐荣正在最前面带头冲锋,而左翼的轻骑们还没反应过来这白袍骑士是谁,就已经让太史慈撞入了阵内。
     而这一撞,就听一声惊天咆哮,在无边的绛色潮流中,一声炸响:
     “杀!”
     尔后,每一声杀,则落马一人。每一声杀,就胆寒十人。
     明明只是一人一骑,却有震天闷响。
     而因为太史慈的搅局,徐荣的左翼顿时乱做一团,原先齐整的冲锋阵列也乱了。这些辽东轻骑们下意识的在勒马减速,寻找敌军在哪。
     他们也在疑惑大喊:
     “发生何事?敌人在哪里?”
     声音乱糟糟的,人群中又传来:
     “是谁在乱放箭,好大的胆子!不知军法吗?”
     “啊呀,发现敌军了,不是敌人,就是那白袍白马者。”
     随着这一句话,无数双眼睛转了过来,然后齐刷刷的钉在太史慈的身上。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却依然无知无觉,双腿夹着马腹,将弓箭再次转到了背后,接着挺槊催马,横勇向前。
     太史慈并不是莽夫,他知道自己的决胜之机在哪,所以自一开始,他就将目光牢牢的锁定在敌骑军最前的那人。
     也就是其军主徐荣也。
     徐荣并不知道他被锁定了,甚至他都不知道自己左翼已乱,五百战马奔腾,震天动地,再加上奔行中的紧张,徐荣无知无觉。
     但左翼的骑军吏们却不是木头,他们看见白袍骑士单人冲阵,下意识就呼喊:
     “用弓箭,弓箭射死他!”
     但没等别人得令,就有人回骂道:
     “射个屁,射箭还会伤到自己人,他就一个,咱们直接用刀砍死他。”
     于是,数十骑转进,手举环首刀就要磔杀太史慈。
     而他呢?只将马矟一横,无匹巨力就磕飞了这些环首刀,随后其人如游龙钻入其内,果断突进。
     近了,近了。
     一路上,太史慈也不知道杀了多少人,受了多少刀。
     只知道,对面的那个骑将正惊愕的扭头,随后就被太史慈一臂揽如怀中,最后冲入了泰山军内。
     当太史慈拎着徐荣,意气傲然的对兵车上的张冲,单膝跪地:
     “王上,太史慈救驾来迟了!”
     却不妨,张冲哈哈大笑,继而说了一句双关话:
     “来之何迟也?”
    喜欢。
  

第五百六十六章 白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