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三章 双赢[1/2页]

我在现代留过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最快更新我在现代留过学 !
      司马光被一路簇拥着,过了州桥,到了御街上。
      在御街上,他遇到了前来慰劳他的太皇太后使者。
      然后是皇太后使者,也带着皇太后的诏书,亲自慰劳。
      最后的最后,天子使者,持节而来。
      在无数人的围观中,天子钦使,带来了天子亲笔手书的一张字帖。
      并且当众交到了司马光手中。
      司马光接过天子亲笔手书的时候,手都在颤抖。
      因为,那张薄薄的元书纸上,所用的馆阁楷书,端端正正的写了八个字。
      股肱宋室,师保万民!
      这比任何语言,任何嘉勉,任何慰劳,更让司马光感动。
      师保万民,系出左传.襄公十四年:昔伯舅大公,佑我先王,股肱周室,师保万民。
      天子,果然在读春秋。
      而且,读懂了!
      司马光进一步联想,如今那位少主的种种传说。
      “陛下,乃以圣人经义,勉励老夫!”
      司马光顿觉浑身充满了力量,也充满了干劲。
      这种被信任、被期待,甚至隐隐约约,有一丝被依赖和仰仗的感觉,司马光从未感受过。
      却也是司马光毕生所求,却一直求而不得的东西!
      熙宁初年,大行皇帝之遇王介甫的最初……
      以师保待之,委以全部信任,给与全部权力!
      现在,轮到老夫了吗?
      司马光内心深处,一点微不可查的满足升起。
      “陛下厚望……”司马光当众表态:“老臣敢不效死忠之?!”
      围观百姓,更是欢呼雀跃。
      天子遣使,慰劳司马相公,还赐下亲笔御书曰:股肱宋室,师保万民!
      这司马相公,若不能入朝为相。
      谁能为之?
      ……
      傍晚时分。
      司马光入京后的第一次上书,通过通见司,送到了两宫手中。
      向太后看完后,特地把司马光的上书带来了福宁殿,拿给赵煦看。
      赵煦拿着在手中,看了一遍,就抬头看向向太后,道:“母后,父皇给儿选的师保,果然是文华出众,字字珠玑啊!”
      向太后满意的点头。
      赵煦则回味了一下司马光的文字。
      不得不承认,司马光的文字,就和他的书法一样,犀利而锋锐。
      至少,糊弄住太皇太后和向太后没有任何问题。
      整篇上书,全文不过数百字,但从开头到结尾,每一个字都紧扣着政治正确,没有给人留下任何空子和机会。
      更紧要的是——司马光这篇上书,看似没有一个字在说新法不对,也没有说熙宁、元丰做错了事情。
      但每一個字,都在指责新法,每一个句子都将变法以来的一切否定。
      确实不愧是修了资治通鉴的司马光!
      也确实不愧是连王安石都忌惮不已的旧党赤帜。
      这篇上书,在赵煦眼中和当年王安石的《本朝百年无事劄子》一样,都是一篇缴文。
      这是在向新法,向熙宁以来的种种宣战。
      为什么?
      因为司马光,要求广开言路!
      而经历了熙宁、元丰变法,特别是元丰以来,赵煦父皇乾坤独断的统治。
      从地方到中央,都已经积累了大量怨言,大量的怨气。
      言路一开,这天下州郡,都要沸腾。
      无数人都会抓住这个机会,给新法和新党添堵。
      别说新法本来问题一大堆。
      就算没有问题,也能制造出问题来。
      现在,就看都堂上的章惇、李清臣、张璪如何应对了?
      赵煦对此很期待。
      向太后却是满脸惊喜:“我儿能看懂司马公的上书?“
      赵煦点点头,答道:“儿大概能看懂……”
      “司马公在请求广开言路,以正视听!”
      向太后顿时喜不自胜。
      这孩子,居然是这么的聪明!
      于是,她试探着问道:“我儿以为呢?”
      赵煦认真的想了想,然后看着向太后说道:“儿以为,司马公说的对!”
      “广开言路,让天下人来谈论、议论天下事,是有好处的!”
      “父皇就教导过儿:为政者要让人说话!”
      赵煦知道,新法推行了这么多年,累积的怨气和怨言,是该有个渠道释放了。
      堵不如疏嘛。
      而且,这些事情现在做是恰当的。
      总不能赵煦自己长大后再做吧?
      子不言父过,否定自己的父皇,就是否定赵煦自己。
      现在,借旧党的手去做这些就很好了。
      做得好的,那是天子圣明,垂拱而治。
      做差了、惹出麻烦来了。
      那就是奸党祸国,小人乱政。
      朕要拨乱反正!
      所以,这是双赢!赵煦赢两次!
      向太后立刻开心起来,抱着赵煦:“我儿来日必为尧舜!”
      她已经想好了。
      等六哥十四岁,长大了,可以理政了。
      就拉着姑后一起退居后苑,将国家大权,交还给六哥。
      以六哥的聪慧,到那个时候,想必是一定可以处理好国家大事的。
      赵煦在向太后怀中,轻轻闭上了眼睛。
      现代留学十年,不仅仅让他完成对儒家的怯魅。
      也让他跳出了一切儒家意识形态的束缚和限制。
      更跳出了新党旧党的信息茧房。
      再也不是那个,会意气用事的年轻天子。
      再也不是那个,会纠结对错是

第六十三章 双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