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九十章 兀卒[1/2页]

我在现代留过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最快更新我在现代留过学 !
      元丰八年六月戊寅(十六)。
      奉议郎、知定州安喜县事王岩叟入觐。
      旋即除授监察御史一职!
      枢密院言:北朝遣奉国军节度使耶律琚、起居郎兼知制诰充史馆修撰王师儒为祭奠使;又遣宁州观察使萧杰、客省使、海州观察使韩昭愿为劝慰使。
      今北使已至大名府,乞指挥。
      两宫诏以北使入境,命有司选员充差馆伴使。
      并依治平四年故事,再定北使在京条贯。
      面对北使,大宋上下噤若寒蝉,如临大敌!
      只有赵煦不以为意,甚至压根没放在心上。
      因为赵煦清楚,现在的辽国老皇帝,早就没了进取心。
      又因为他在位这么多年中,辽国宫廷动荡不安。
      太子、皇后、皇叔都死掉了。
      所以,老皇帝现在只想着顺利传位给皇太孙。
      所以其实现在的辽国和大宋一样,都是稳定压倒一切!
      只要宗室别再搞事,只要各部安分守己,老皇帝就阿弥陀佛了。
      别说什么策马南下了。
      老皇帝现在连捺钵的兴致,恐怕也没有多少了!
      不过,赵煦是真羡慕那个辽国老皇帝的长寿!
      看看人家即位的时候,还得称大宋天子(仁宗)为叔。
      可是,几十年下来,随着大宋一代代天子纷纷晏驾。
      他从侄子混成了弟,然后变成了叔,现在赵煦得称呼他为叔祖了……
      而且,在赵煦的上上辈子,这个老皇帝甚至差点熬死了赵煦!
      恐怖如斯!
      “再怎么着,朕这一世也得和那位老皇帝一样长寿才行!”赵煦想着。
      两宫却都在为辽使将要入京的事情伤神,所以也没怎么关注赵煦。
      但很快的,两宫就不必为了北使入京的事情伤脑筋了。
      因为一个更加伤脑筋的事情来。
      泾原路经略司上报:“西贼近来投书于我,言知我朝新丧,乞依治平故事,遣使入觐陈慰,乞指挥!”
      两宫顿时麻了。
      看完上报,向太后就问着赵煦:“西贼遣使来慰……六哥有什么看法?”
      赵煦答道:“母后,儿读春秋,知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故若贼臣是以礼而来,我朝自当以礼相待!”
      两宫听了,都是微笑起来。
      赵煦很清楚,西贼使者入京的事情,他是拦不住的。
      因为天下人,尤其沿边各路,其实都在渴望休养生息。
      确实,西贼的经济、社会在过去十几年的大战早就崩溃了。
      尤其是去年的第五次兰州会战和定西城大战。
      让西贼的财政已经濒临破产!
      可是这些事情,除了赵煦外,整个大宋就几乎没有知道的了。
      人们只知道,战争已经打了十几年。
      旧党士大夫们早就渴望和平了。
      以司马光等人为首的主和派,甚至宁愿割地也要和平。
      而沿边的百姓,其实也差不多。
      连年战争,百姓也被压的喘不过气了。
      他们现在只想休战,喘息几年。
      这是大势!
      哪怕赵煦知道,只要坚持三五年,西贼就会因为财政破产而内爆。
      甚至只要再坚持一年就可以得到一个天大战机——西贼太后和皇帝都将在未来一年内相继去世!
      到时候,一个年轻的太后将带着一个三岁的孩子垂帘听政。
      主少国疑,经济困难,财政破产。
      只要再来一次五路伐夏,西贼说不定就真的灭亡了!
      可是,赵煦不能逆势而行!
      因为人心如此!
      他不能也不可以,背着百姓的呼声,去冒险!
      那会酿成灾祸的!
      万一有人高唱一声‘无向沿边浪死歌,他不就麻了?
      再说了……
      赵煦现在其实根本不急!
      他已经找到了胜利的拼图,也得到了获胜的钥匙。
      只要给他时间,十年以后,大宋说不定一支偏师就可以轻易的覆灭西贼!
      现在,他只需要守好底线。
      不割地,也不给岁币。
      其他一切,就随西贼闹腾了。
      反正宋军只要守好边防,等待就可以了。
      守城作战,大宋还真没怕过谁!
      ……
      此时此刻,兴庆府中。
      大白高国的皇帝秉常脸色苍白的坐在了坐褥上。
      去年在兰州城下,被宋军一箭射中肩膀,虽然及时治疗,得到了康复,但他的精神和意志备受打击!
      因为他御驾亲征,损兵折将,依旧

第一百九十章 兀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