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两百八十五章 宋辽友谊,蒸蒸日上![2/2页]

我在现代留过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所以呢,以后真要踏上征战天下的路,还真的有个专门干脏活的白手套。
      契丹人就很合适。
      至于会不会反噬?
      到了那个时候,赵煦相信,契丹人会变得和他在现代见过的蒙古同胞一样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
      因为,工业发展和地理扩张,带来的利益和好处,足以收买任何人。
      ……
      耶律固看着被宋人的内臣,递到他面前的那一个个玉匣。
      匣子里全是书!
      足足有着十几本!
      每一本都用丝绢为封皮,上面写着《读礼记感》一类的文字。
      他张了张嘴,最后拜道:“多谢大宋皇帝陛下!”
      来前,天子叮嘱过他们,务必要想办法,继续让南朝皇帝赠书。
      这是萧秃纳、耶律迪烈等人的意见,也是大辽天子的意思。
      用南朝皇帝的聪俊,给大辽皇太孙背书。
      用其仁圣,安抚大辽各部。
      特别是五院部、六院部的贵族们,让他们知道——南朝圣君,仁圣聪俊,我大辽太孙也同样聪俊仁圣!
      如此一来,或许能有奇效,能稳固那些因为太子之死,而一直惴惴不安,害怕被秋后算账的贵族。
      这样,太孙就可以顺利长大。
      而且,说不定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被南朝皇帝影响,也学会了宽容和宽厚。
      果然不再追究当年的事情!
      至少不再去大规模的清算!
      只有这样,辽国才能顺利的传承权力,稳固国家。
      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新的内乱。
      要知道当年的耶律乙辛麾下,可是有着无数辽国北面贵族效忠。
      这些人大部分都参与谋害太子、皇后的事情。
      所以,哪怕擒获了耶律乙辛,但辽国也只敢先囚禁,后赐死。
      更只能对外宣布:太师、魏王乃是病逝。
      这才勉强的安抚住了各部。
      可各部的心,却一直是悬着的。
      所以,这些年大辽天子才会越发的重视汉人、汉礼。
      可随着太孙日渐长大,各部的不安,在不断加重。
      谁不害怕被清算呢?
      这个时候,南朝出现的聪俊仁圣少主,就成为了辽国君臣的救命稻草。
      在宋辽岁币换交子协议后。辽国君臣对大宋的好感与日俱增。
      这既是因为物质的好处,让他们心动,也是因为这可以帮助辽国稳定北面官,特别是那些昔日的魏王党。
      所以,赵煦的主动赠书。
      在耶律固眼中,甚至比那几百万贯交子的价值还高!
      就是……
      这赠书有点多啊!
      耶律固怀疑,皇太孙恐怕没办法及时的回赠相同数量的笔记。
      想了想,他就只能在心中说道:“为今之计,也只能苦一苦太孙殿下了!”
      于是,再拜谢恩。
      却不知,赵煦是有意的。
      没有比赵煦更想让耶律延禧健康长大,并顺利接班的人了。
      不让耶律延禧即位,难道让耶律大石上位?
      赵煦可不想给自己上强度!
      于是,这一次的辽使入觐,在欢声笑语中结束。

第两百八十五章 宋辽友谊,蒸蒸日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