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一十八章 吕公著:现在也就只能指望王介甫了……[2/2页]

我在现代留过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直以来都是以交流诗文为主!不曾说过朝堂之事!”
      吕公著冷笑一声。
      这个逆子每次给王安石写信,确实是以请教诗文为主。
      但诗文之外呢?
      吕公著就不信,吕希哲能忍得住不和王安石炫耀他在汴京城的见闻?
      “老夫不管汝与王介甫到底在谈些什么……”
      “汝若还有良心,就赶紧回去给王介甫写信,和他说一下,官军将要南征的事情!”
      “让王介甫去告诫、约束李邦直、章子厚!”
      现在,也只能指望江宁城里的王安石,能警告可能出镇广西的人——别骄傲!骄傲死的快!
      这也是吕公著,除了在朝堂上尽力劝说息兵、和稀泥外,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毕竟他是大臣。
      若官家和两宫还有朝堂,都已经决心出兵了。
      那他就只能配合,只能帮助,只能协助。
      这也是吕氏家族的为官之道。
      事前可以反对、拖延,然而一旦成为国策,就必须全力配合!
      就像韩魏公和富韩公当年一般。
      “去吧!”吕公著看着吕希哲那张迅速变化的脸,没好气的说道。
      吕希哲如蒙大赦,当即喜滋滋的说道:“儿遵命!”
      老父亲居然准许他和介甫相公通报朝堂的事情了?!
      那以后就不用再和做贼一样了!
      搞得他吕希哲好像是吕嘉问一样!
      吕公著看着吕希哲的身影,摇了摇头,无奈的苦笑了一声。
      “罢了……罢了……儿孙自有儿孙福!”
      他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于是,拿起了那张汴京新报,放在手上,借着油灯看了起来。
      然后,他的神色就越发的严肃。
      因为,手上的汴京新报,头版头条,不止全文刊载了侬智会的边报。
      更用着显目的标题报道了这个他们这些宰执也才知道不久的事情:交趾贼,元正入寇!
      “偷换概念!”
      吕公著沉声说道。
      他一眼就看出了这张小报的险恶用心。
      将在十二月中旬的交趾入寇,乾坤大挪移,挪到了边报入京的日子。
      像他这样的人,当然看得穿这小报的用心。
      可普罗大众呢?
      特别是那些京城黔首?
      还不是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这是乡下形势户们,愚弄百姓的老手段,一点都不稀奇。
      但,吕公著知道这一手的可怕!
      恐怕,今夜之后,整个汴京的大部分人都会确信一个谎言——交趾贼是在大宋正旦的第一天,在新君即位改元的第一天,就悍然入寇了大宋边疆,杀掠了大宋官民。
      性质一下子就变得无比严重!
      同时,伴随着消息从汴京向四方扩张。
      搞不好,这个谎言就会在大众耳中变成了事实!
      甚至成为史书上的文字。
      而他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一切的发生。
      因为,当汴京新报开始刊载,并在汴京城里售卖开始。
      此事就已经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再无法控制了。
      吕公著深吸一口气,继续看下去。
      然后,他就看到了那个叫胡飞盘的家伙的评论。
      依旧是粗鄙的白话、俚语的评论。
      但却清晰的厘清了从熙宁八年南征之后迄今的脉络。
      详细的介绍了先帝在战后,出于仁德、怜悯以及圣心,将顺州、思琅州、广源州等地,赐还交趾的事情。
      然后就话锋一转,详细描述了交趾人入寇的暴行和屠杀。
      最后,那个胡飞盘说:先帝圣德对待贼臣,却只换来贼臣的一次又一次的反叛!
      老胡听说,当年魏征对唐太宗言:夷狄,畏威而不怀德,果然是这个样子啊!
      老胡以为,现在,只有铁和血,才能让交趾贼认清现实!
      也只有大宋官军的刀斧,才能让天下人知道,大宋不仅仅有礼乐诗书,还有甲胄弓弩之利!
      吕公著看着这些文字,闭上眼睛。
      他知道的,就算是今天司马光没有告病在家。
      就算他和司马光今天在紫宸殿上,阻止了官家派兵的决定。
      当这些文字,在汴京城内外流传之后。
      一切就都无法挽回了。
      战争,已经开始了!
      吕公著想着这些,他站起身来。
      然后铺开纸,开始写奏疏。
      从前的枢密使经验,从脑海中浮现。
      在扬州为官的经历和见闻,也在心中浮现。
      一条条意见,一个个建议,不断写上去。
      事已至此,他除了全力配合并支持朝廷用兵,已经别无选择。
      事已至此,他必须尽他的一切能力,来帮助朝廷打赢这场战争!
      只希望,只需要调动五千禁军就可以打下来,不要和熙宁八年那样,劳师动众,加重百姓负担。
      也只希望,交趾人可以识趣,乖乖的同意了朝廷的旨意。
      至少也要恭顺的遣使赔礼道歉。
      ……

第三百一十八章 吕公著:现在也就只能指望王介甫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