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二十七章 交趾群臣:北朝能签澶渊之盟,我也能签[2/2页]

我在现代留过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有何不可?
      太尉李常杰,乃陛下股肱,自然不能交出去。
      但,陛下可以学北朝啊。
      加岁币就是了。
      一年加个二十万石稻米,北朝焉能拒绝?
      总结起来就是——拿钱买平安。
      而且,这些宗室催的很急。
      天子虽然严词拒绝,不愿在连打都没有打的情况下,就接受这样丧权辱国的条件。
      可宗室们,却很不耐烦。
      已经有人在阴阳怪气了。
      “皇帝自己生不出孩子,没有子孙,当然可以硬气了。”
      “大不了与国谐亡嘛!”
      “但我等太祖子孙何辜?”
      一些和天子亲近的宗室,包括天子的两个弟弟,也在委婉的劝说:“陛下,臣等闻,北朝与辽国有檀渊之盟,彼时天下哗然,皆以为北朝软弱,然而澶渊之盟今已几近百年,辽、宋两国弥兵息战,两国边境之人老死不见烽烟。”
      “愿陛下为天下苍生福祉,国家社稷宗庙,且忍此委屈。”
      反正是都怕了!
      没办法!
      北兵半日下决里隘,夺大越三州之地,并围两州。
      可谓是来势汹汹,气焰嚣张。
      现在,北兵都出现在富良江边上了。
      根据传说,北朝水师,也已经离开广州正在南下。
      一旦其水路并进,大越社稷,恐怕就要亡了。
      与其亡国,不如答应北朝的条件。
      无非就是交两个人,缴纳稻米嘛。
      我大越富有一方,稻米一岁三熟,还能征讨真腊、占城,从其蛮夷之中拓土广疆。
      区区几十万石的稻米?
      给!
      就当交保护费了。
      北朝都能给辽国交保护费,我大越给北朝交保护费怎么了?
      这些事情,这个内臣当然是不敢和李常杰说的。
      因为他怕,若太尉知晓此事,恐怕立刻就要暴怒不已。
      以他的脾气,恐怕做得出提兵回升龙府清君侧的事情——击败北朝,是这位太尉、辅国上将军的心病。
      但这内臣同样知道,李常杰必须尽快打一个胜仗。
      至少得保证,北兵不能再随便出现在富良江江边了。
      不然,升龙府一日三惊,朝野震动,乘舆受惊。
      那就真的很难保证,天子的心意能坚持到底。
      更难保证,受惊的升龙府贵族大臣,会不会起意清君侧了。
      于是,这内臣小心翼翼的选择了一下措辞,然后和李常杰道:“太尉,陛下命奴婢来转告您,无论如何还请太尉将北朝大军拦在富良江前。”
      “绝不能让其有渡河的可能。”
      李常杰听着,心里面虽然烦躁,但也知道,这是他必须做的事情。
      升龙府和北朝太近了。
      以至于决里隘一下,北朝骑兵两三个时辰就能饮马富良江。
      一旦他们找到渡船,或者在富良江江边,建立起稳定的船坞,利用当地的木材就地打造出一支足以渡河的船队,横渡富良江。
      一旦如此,这仗也就不必打了!
      李常杰很清楚,升龙府承平多年,早已不堪战了。
      北兵一旦兵临升龙府,失去富良江天险后的朝廷君臣,就会迅速失去抵抗意志。
      到那个时候,会有无数人争先恐后的出降,给北朝带路。
      就像当年南唐灭亡的时候一样。
      长江天险不在,举国投降。
      于是,他只能颔首:“请天使转告陛下,老臣就算是死,也绝不会让北兵过富良江一步!”
      现在他手里有一张王牌——大越在富良江中那支苦心打造的拥有三百多艘各色舰船的水师。
      只要这支水师在,北朝想要渡江,就得付出惨重代价!
      李常杰还要再说什么。
      门外就传来了喧哗声,然后一个将官,慌慌张张的跑进来,跪到地上:“太尉!北件告急!”
      “昨日,北兵大军南进,已围北件。”
      李常杰猛地抬头,抽出自己腰间的佩剑:“来得好!”
      “老夫正愁,不知去何处寻北寇,今贼寇竟自投罗网!”
      说着,他就对那将官道:“去传我军令,立刻整军,命战象营做好准备!”
      “诺!”
      打发走那将官,李常杰就对那个内臣说道:“还请天使上禀天子……”
      “便言老臣以为,即使要与北朝议和,也当先赢下一战!”
      “北朝和辽国,能有澶渊之盟,在于北朝射杀了辽国元帅。”
      “若我朝一箭未发,一战未打,便卑躬屈膝,遣使求和,老臣恐怕不止要纳款,还要割地。”
      说着他的眼神就渐渐坚毅起来。
      他很清楚的,北朝来势汹汹。
      迄今都不知道其主帅是谁?所统兵马多少?那位新任经略使又是谁?
      在他的视角,他看到的只有北朝大军,侵略如火的攻势。
      半日下决里隘,守军竟只有三五十人逃出。
      根据这些人的描述,决里隘竟连一刻钟都没有坚守,就被北朝大军夺下。
      在这些人的描述中,北朝的大军,根本不是人,是妖魔鬼怪!
      什么随手一撕就把人撕碎了,什么随手一箭就射榻了城门。
      搞得李常杰还以为自己是在看《搜神记》呢。
      于是,只能将这些人全部单独关押,免得他们扰乱军心。
      更让李常杰心惊的还是,与此同时,几乎同步发生的北朝大进军。
      苏茂州、门州、思琅州全部投降,让开道路,甚至参与到北朝大军之中。广源州、七源州大部分的侗溪土司,也全部倒戈。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来的那个经略使深谙人心,他在不到半个月时间内,就策反了整个大越北方的土司。
      这行动力,这组织力,这决断力。
      让李常杰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应对。
      (本章完)

第四百二十七章 交趾群臣:北朝能签澶渊之盟,我也能签[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