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八十五章 蔡京的决心[2/2页]

我在现代留过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会调离大理寺。
      而如今奉圣旨,对大理寺进行审查的是太皇太后最信任的大臣——英庙时代孤臣,御史中丞傅尧俞。
      但傅尧俞还要管御史台。
      他根本没有这么多精力,额外关注大理寺的事务。
      偏生,傅尧俞这个人,一旦开始调查就必然深挖到底。
      所以,大理寺卷入案情里的官吏,除了王孝先可能平安落地,其他人有一个算一个,都会获罪。
      尤其是那些具体经办了相关事务的官员、胥吏。
      没有一个逃得了傅尧俞的铁面无私!
      流放、刺配,就是他们注定的命运。
      所以……
      蔡京的心脏,扑通扑通的跳个不停。
      他是个聪明人。
      而且是个纯粹的政治生物。
      他一眼就看出来了,大理寺将在未来一个月到两个月之间,出现巨大的权力真空和人员缺口。
      就像是……
      开封府!
      “对!”蔡京握紧拳头,他似乎想到了什么。
      “开封府、大理寺,都将被李雍案搅个天翻地覆!”
      御史台的乌鸦,这次出手,可是拿到了无比确凿,不可辩驳的铁证!
      包括胡及的判词和大理寺那边的判词。
      这两份判词,一份比一份荒唐。
      尤其是大理寺的判词,简直是让人看了都会羞愧:大理寺那些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他们写的判词,就像是精神分裂了一样。
      一边认可开封府的判决——李雍诬告了。
      可一边却又在判词之中,不写一个‘堪字——依制度,既是诬告,那么判词必须写一个‘堪字,然后送都堂,由都堂下刑部进行复核。
      同时,大理寺还在判词中,犯下了一个让人难以接受的致命错误——他们认可了李雍举证的段处约乃段继隆之子,理当申省勾追段处约到衙的请求。
      但同时,却又在判词中不写一个‘申字。
      准确的说,他们写了。
      但,却不知道被谁给抹掉了!
      偏生,没有抹干净,外人一看就知道,那是个‘申字。
      然后这份判词,不知为何,落到了御史台手里。
      所以,御史台的乌鸦们,才会那么亢奋——那么大一个没有抹干净的申字,除非是瞎子,不然肯定看得见。
      左司谏苏辙的弹章里直接就说了——臣见大理寺堪得李雍经开封府论段处约将父知济州段继隆进奉空名状,招人承买一案……
      若堪得实情,则段继隆罪行不轻,李雍则不坐诬告之罪,此乃官司行遣之常。
      今既以段继隆无罪,又却判放李雍,自相违背,犹如儿戏,则其受情反复,不待堪劾自明……
      今大理寺公然用情,枉乱分析,更不堪出情弊。
      臣实以为,此开封府、大理寺,自相勾连,败坏法度,乞陛下严加详查,治其等欺君罔上、败坏国家之罪。
      苏辙说的,自然是非常有道理。
      蔡京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因为无论是谁,只要看过了从开封府到大理寺的判词上那些连串致命的问题。
      都会知道,这些人,根本就是拿着大宋刑统在那里过家家呢!
      特别是大理寺的判词,简直是侮辱他人智商,把所有人都当猴耍——大理寺,既在判词中认可开封府的判决,认定李雍诬告段继隆,同时却又将诬告人李雍放了,不追究他的诬告罪。
      蔡京看完那些判词后,他第一感觉,就是大理寺的人,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去沙门岛旅游了。
      他们怎么敢的啊!
      自然,蔡京也闻到了一些,很不对劲的味道。
      因为这个事情太奇怪了。
      有无数疑问,无法被解释。
      显然,这里面的内情,是外人难以想象的。
      搞不好,就是胡及和大理寺,都被人耍了也不一定。
      但现在,蔡京可没有功夫,去帮胡及等人脱罪、想办法。
      他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他得抓住宫里面递出来的这根救命稻草,死死保住官家的大腿才行。
      只有官家,可以救他。
      这一点,蔡京心里面和镜子一样清楚。
      所以,他脑子里的这些想法一闪而过。
      旋即他就看向了石得一,问道:“敢问都知,官家德音,是否确为都知所问的那几句话?是否无有遗漏?”
      石得一点点头,道:“大家德音,吾别说遗漏了,就是说错一个字的韵,都是死罪!”
      蔡京闭上眼睛。
      他想起了去年在开封府僧录司开启的胥吏公开招录。
      想起了现在开封府和大理寺,注定要被清洗一边的现状。
      想起了官家让石得一给他带的话。
      “官家言:蔡京可和都知说了,以后该如何预防类似的事情再次出现?”
      “某答否,官家于是命吾来问开封府:开封府,有没有什么补救措施,以防止日后再出现类似的事情?”
      然后,石得一莫名其妙的和他谈起本不该提及的大理寺卿王孝先的处置措施,以及宫里面对大理寺的安排。
      他更想起,官家特意两次都安排石得一这个执掌探事司的大貂铛来和他谈话的细节。
      所有一切串成一条线。
      蔡京的心脏,扑通扑通跳个不停。
      他感觉自己懂了。
      可是……
      这种事情,他要是做了,以后万一被别人知道了。
      天下士大夫,都会对他口诛笔伐。
      他将成为当代的少正卯。
      二三子可击鼓而攻之!
      青史之上,他蔡京蔡元长,大抵就会和那些蛊惑君父,祸乱国家的奸臣并列了。
      荣夷公的地位都可能被他蔡京取代。
      因为,这是在背叛所有士大夫,这是在引狼入室,而且是主动配合皇权,对士大夫进行钳制。
      但是……但是……
      蔡京咬了咬嘴唇。
      他有的选吗?
      没有!
      他若不做这个事情,官家肯定不会保他了。
      而且,他从此都将被官家认定为异类,被打上不忠的标签。
      而他若做了……
      那他蔡京蔡元长,从此就是天子心腹,国家鹰犬,社稷爪牙。
      在官家心里面的地位,更将不一般——大忠臣啊!
      敢拿起刀子,捅士大夫文臣,还面不改色。
      必须大忠臣!
      未来,必将简在帝心,从此平步青云。
      什么青罗伞?
      他蔡京要做就应该做上佐君王,下安百姓,礼绝百僚的宰相。
      就应该生封国公,死为郡王甚至是大国之王。
      好男儿,就当如此!
      即使不能名留青史,也当遗臭万年!
      此时此刻,一个个前辈的豪言壮语,在蔡京心头回荡。
      吾日暮途远,故倒行逆施——伍子胥。
      吾生不能五鼎食,死亦当五鼎烹——主父偃。
      ……
      蔡京的心绪开始激昂起来。
      他看着石得一,张了张嘴,几乎是用着发颤的声音说道:“请都知,回禀官家……”
      “臣,京,自有所报,愿请官家拭目以待。”
      蔡京知道的。
      他现在就像是那些民间想要加入盗匪团伙的人。
      他需要向宫里面交出一份投名状,一份带血的投名状。
      只有这样,他才可以保住他自己。
      也只有如此,才能向官家证明他蔡京的忠诚,已超越了身为士大夫的界限。
      石得一看着蔡京,点点头。
      (本章完)

第四百八十五章 蔡京的决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