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4章 月下独酌[2/2页]

灵魂画姬 恋厌念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笔墨纸砚也被他搁置在了一旁,不然他手里拿着,我也不会有可趁之机了。”
     我才不关心七暮是怎么“钓到大鱼”的,关心的是里面学生的年龄,我确认道:“八九岁,确定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七暮浅浅一笑:“大概吧,年龄这东西也很难说得准。”
     七暮说得不无道理,在现代二十一世纪有的明星明明三四十岁了,保养得还跟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一样,正常人也有这样的例子,我在现代二十一世纪还遇到过这样子的情况:
     我在商场挑东西,商场太热闹了,被长长的排队给堵住了。我看到一个满脸皱纹,肤色又暗又黄的女人,看上去已经可以做奶奶了,我说道:“阿姨,麻烦让一下。”结果那女人大吼,你叫谁阿姨呢!我看上去有那么老么!我连婚都没结呢!你是在装嫩还是在骂人?!
     简直是把我怼怕了,我至今回想都能浮现出这女人那衰老而愤怒的脸。
     所以,年龄这东西,真心是不容易看出来。
     古代学生倒是不至于化妆,不至于落差太大,七暮既然说八九岁,那就当是八九岁吧,我斤斤计较这些,就算计较到明天,也计较不出个所以然。
     如果私塾里的那些学生真的是八九岁的话,倒是比现代二十一世纪的学生学习内容水准高了,现代二十一世纪的学生应该都还在上小学,学的也应该是李白的《静夜思》,而不是他的《月下独酌》了。
     如此看来,不光光是现代二十一世纪的学生学诗不容易,古代的学生更不容易啊!我只是从学的内容上来说的,不知道古代人通古语,会不会因此而容易一些。
     ……
     我看到七暮的手在我眼前晃了晃,似一道洁白而错落的白光,倒是断续地遮了阳光。
     我懵懵地看着七暮,七暮说道:“小姐那么出神,想什么呢?”
     我说道:“没什么,这首诗不是你想得这样的,这是一首好诗。”
     七暮说道:“何以见得这是一首好诗?莫非七暮的理解错了?”
     “你的理解大错特错,请听我慢慢道来。”我说道。
     七暮头微微昂了昂,手垫在了后脑勺,靠在树上,两只脚随意地摆着,因为太长了而只能半蜷曲,那淡淡的眉宇和飘逸的长发在阳光下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黄,倒有几分外国人的味道了。
     七暮这一副“听课”的迷人姿态,倒是让我的这“授课老师”有点儿难以招架了,我总是忍不住看七暮一眼,又看一眼,他就像是变幻莫测的风云,总有千姿百态呈现在我的面前,时而安静,时而犀利,时而恬淡,时而好动,总之我怎么都看不厌,也看不腻。
     我看着他的美貌,说道:“李白的《月下独酌》其实一共有四首,这纸上的是第一首,可以说成《月下独酌·其一》,诗人……”
     七暮突然打断我道:“第一首?那就是说还有三首,我说我怎么会理解错呢,有四首,自然要四首放在一起才能够读懂意思了。这就好比是拼图,单单一张怎么拼,全部放在一起才能拼出个所以然。小姐,你快告诉我,其余三首诗的内容。”
     我看七暮这仿佛大彻大悟的样子,默叹:真是天真而自以为是的小学生呐。
     我倒不想直接反驳七暮的观点,事实胜于雄辩,七暮很快就会知道他的想当然了。
     我稍微回忆了一下,说道:“
     《月下独酌其二》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月下独酌其三》
     三月咸阳城。
     千花昼如锦。
     谁能春独愁。
     对此径须饮。
     穷通与修短。
     造化夙所禀。
     一樽齐死生。
     万事固难审。
     醉後失天地。
     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
     此乐最为甚。
     《月下独酌其四》
     穷愁千万端。
     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虽少。
     酒倾愁不来。
     所以知酒圣。
     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
     ……”
    喜欢。
  

第64章 月下独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