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还隔了一段距离,先去探查的人就回来禀告了。
     “回陛下,是宋然宋大人的女儿,正带着三个孩子在喂鹿。”
     这个回答和没回一样,皇帝日理万机,哪里知道宋然有几个女儿,又分别是谁。
     不等皇帝发问,薛忠就主动上前为皇帝介绍了一番。
     皇帝恍然大悟,原来是去岁被宁安打了的人。
     “宋然只有这一个女儿?”
     薛忠连忙道:“宋相公膝下有三子一女,这是他最小的女儿,许是从小受宠,今天才排场大了些。”
     皇帝身后的几个文官蹙眉,果然是阉人!还要在背后诋毁女眷!
     幸好皇帝没听进去!
     皇帝道:“这排场不大,都是为了孩子安全,我看人还少了些。”
     如果是壮年男子带着几十名护卫来猎场打猎,那排场确实大了。
     因为这里的猎场不像北边的北河猎场,没有大型猛兽,最多的是兔子狐狸一类的动物,几个友人结伴在猎场射射箭就够了。
     但是一个妇人带着三个孩子来猎场游玩,最大的孩子才八岁,最小的只有四岁,哪怕只是在外围猎场玩乐,这人数都少了。
     平均下来一个主子身边不过是六七个人,这还要排除服侍的丫鬟,若是真的遭遇到了什么野兽,这人数保护主子真的是少了!
     薛忠暗恼自己不该说那句话,连忙附和陛下。
     他们说话间,宋婉君已经带着孩子赶了过来。
     她知道是皇帝在此处,自然要匆匆过来拜见。
     皇帝开口让她起身,坐在马上,只能看见妇人的头顶,看不清宋婉君的长相。
     当然,本朝皇帝不是个轻佻的人,不会想着看外臣家眷的模样,甚至是点评两句。
     寻常年节时,外臣家眷进宫都是去皇后面前赴宴,如果没有意外,外臣家眷这辈子都不会见到皇帝。
     宋婉君低头思索,她前来拜见,不仅仅是礼节,更是希望能让孩子露脸!
     若是能得皇帝一两句评价,这对孩子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可惜,今天爹爹不在这里,不过幸好,吏部尚书在。
     吏部尚书秦瑞峰指着祝绍庭,“陛下,这是臣最近新收的小弟子,文正公的曾长孙,名唤祝文瑞,今年虽然才八岁,就已经读完了四书,天赋出众。”
     天子近臣出声,皇帝就看向了宋婉君身边的孩子。
     祝绍庭年幼,平日虽然沉稳,但是第一次看见皇帝,他掌心渗出了汗,心跳到了嗓子眼。
     但大家族子弟幼年培养的就是万事都不浮于面,若不是熟悉的人,看不出他现在紧张到了极点。
     他向前迈了一步,俯身行礼,动作标准,看不出一点瑟缩。
     皇帝看着秦瑞峰,笑道。
     “你这人眼光高,孤今日要看看是什么样的天赋,要让你几年都不能等,要收一个幼童做弟子。”
     如秦瑞峰等人,起码也要是在举人中选择弟子,绝不会选择一个孩子,他们哪里来的时间去养孩子。
     况且等孩子长成再到进入朝堂能给他们出力,起码有三十年的时光……三十年,秦瑞峰都不一定活着了。
     秦瑞峰坐在马上冲着皇帝拱手。
     “这也是臣的私心,绍庭天赋出众,臣想做一回神童的师父,现在不下手,来日被旁人抢了去,臣要懊恼不及了。”
     皇帝大笑,又出题考校了祝绍庭。
     题目不难,但也超过了八岁孩子该掌握的内容,取的是尚书中的一段话。
     祝绍庭不假思索,对答如流。
     皇帝意外了,又连问了几个,祝绍庭都一一回答了。
     皇帝道:“确实不同凡俗,是个聪颖的孩子。”
     宋婉君一喜,成了!
     平心而论,皇帝的问题不算难,毕竟这是近臣亲口说看重的弟子,又是个八岁孩子。
     孩子初次面圣本来就紧张,皇帝真要问个难的,八岁孩子被考的哑口无言,秦瑞峰的面子也不好看。
     皇帝没想让近臣下不来台,不过是卖个面子。
     但是皇帝的一句点评,能让祝绍庭来日路途顺畅许多,陛下亲口赞了他的才学啊,这世间能面圣的人不多。
     实际上,在场的人心中都清楚秦瑞峰说这件事,是把收祝绍庭为弟子的事情摆在明面上。
     他们这些从祝相时期走来的人,亲身体会到了那时祝相的压迫感,相比后来只听说名声的后来者,他们更清楚祝相当年在朝堂中说一不二。
     他们如今做了高官,亲手处置朝政,更加明白祝相的能耐,也更知道皇帝对祝相的提防。
     现在收了祝相曾孙为徒,先在皇帝面前报备了,免得来日有小人在陛下告状。
     至

第102章 承继先人所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