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18章 收钱计划[2/2页]

雉朝飞之铁骨柔情 十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于还是“求人”。
     如此一来,快速挣大钱,也只有靠收税了,哪儿富裕,就去哪儿收。
     所以,李铁想到江南,但也不是毫无目的眉毛胡子一把抓。
     时间只有一个多月,若眉毛胡子一把抓,很可能什么都抓不到。
     必须集中精力对准某一行业。
     这个行业还必须是暴利。
     李铁顺理成章想到了,并告诉分析给皇帝听。
     皇帝觉得可行,便一口答应,实在是太缺钱了。聊胜于无,有办法自然要试试,总比坐着干着急强。
     ……
     士农工商,商人排在最末,是最被人瞧不起的。
     地位低到什么地步呢?
     从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可略见一斑,琵琶女很不情愿地说自己年老色衰委身于贾人妇,还说商人重利轻别离。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商人的地位、规模都有所提升,君不见晋商、徽商乎?
     然而,虽然这两大商帮算是很会赚钱了,可依然比不上古代最暴利的行业:盐商。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虽然都是状元,但含金量不一样。
     自古以来,最赚钱的行业无一例外都是垄断行业。
     在赵国,盐和铁原本都是官府专卖的货物。
     但两者又有不同。
     铁几乎被官府完全控制。
     而盐却允许贩卖,只是专门贩卖官盐的商人,需要官府发给他们许可证书,随后官府再从商人手里收取盐课银。
     盐商都是巨富,家财万贯。而且作为垄断行业,来钱十分容易。
     只要成为官府许可的盐商,每天重复一些简单的劳动便能换取大笔的收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且盐商受到官府的保护,虽然有便宜的私盐,但贩卖私盐是违法行为,大多数人还是要购买昂贵的官盐。
     当然呢,只要有利可图,总会有人以身犯险。
     所以,在赵国,有些盐商索性卖起私盐,他们不仅提高盐价,以次充好,甚至还做起了强买强卖的买卖。
     这群为了钱财不择手段的盐商们,先以低价购买私盐,然后再以官盐的价格卖出去。
     这样,他们从中能获取多少利润?无法想象啊!
     盐商们仗着有大官的庇护,不仅官盐私盐掺杂着卖,更有甚者,竟在盐里掺假杂质。
     总而言之,这个行业的水很深,受害者永远都是最底层的百姓。
     所以,借鉴上一世的历史,李铁想到了改革,对盐法进行改革。
     改革自然是目的,但要借改革先收点钱。
     谁让朝廷现在这么缺钱呢?
     猪养肥了,还不宰吗?难道要留着过大年?
     对于改革,初步是这样议定的:所有人,只要向官府缴纳一定的税款,都可以贩盐卖盐。
     此举,可以将那些盐商的垄断地位打破。
     嗯,当然,首先是要解除朝廷的燃眉之急:要钱。
     这就是李铁所谓的下江南“收钱”秘密行动。
     虽然不敢说途中一帆风顺,但有皇帝陛下的大力支持,没收一些非法经营的盐商们的家产,肯定问题不大。
     毕竟这次属于秘密行动,能够杀他们个措手不及。
     至于能收多少税款,到时候视情况而定。
     总之,对这趟江南之行,李铁很有信心。
    喜欢。
  

第318章 收钱计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