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卧薪尝胆
第四章 苦心经营初成军
第二节 开幕府
启元年,正月,通州汉威军大营。
时光飞逝,转眼便过了腊八,对于大明的军民百姓来,这已然是进入到了“新年”之了。经过了一年的辛苦忙碌,刘云威也和众将士一起做着准备,准备欢喜地的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除夕这一,汉威军大营通宵达旦灯火通明,全军将士集体守岁,将士们在各自的营帐边支起了大锅、架起了篝火喝酒吃肉,将官和士兵一起欢度新年,整个汉威军大营热闹非凡。
转到了正月初一一大早,刘云威便带领陆英、吴兴、温破虏、赵开山、李昊、王敢当、高宏光、皇甫明八名游击将军,以及袁明轩、孙元化、全军的千总将官,在大营军大帐祭拜地、刘家祖先的牌位。之后,全军将士便一起做“匾食”(是馄饨、饺子的俗称),午时分全军将士一起分食。
而相对于汉威军大营的众将士而言,京城以及通州城平民百姓的过节气氛显然要热烈不少。
大明百姓在春节期间也会祭神、祭祖,而且是非常隆重而严格的。百姓们会把草纸剪成纸钱,以及不同的供品,分别供奉于祖先牌位和神像前。祖先牌位的供品为三牲熟食,供奉的纸钱会在三后焚毁;神像前则供以果子素食,供奉的纸钱则是在过了元宵节之后才焚毁。
此外,无论男女老幼,在节日期间皆以金箔纸折成飞鹅、蝴蝶、蚂蚱等形状的饰物,插在头,用于烘托喜庆气氛,名为戴“闹嚷嚷”。大的闹嚷嚷有巴掌那么大,的如铜钱大。一般人都是戴一个,但也会有故意炫富的有钱人,在头插满了闹嚷嚷。大明的烟花爆竹已经有了相当高的制作水平,品种有数百种之多,燃放之后甚至可以表现出逼真的花草人物等图案。大明的烟花可谓是种类繁多,从制作材料和形态进行区分:用泥包裹的桨砂锅儿”;用纸包裹的桨花筒”;用筐封装的桨花盆”;只发出声响的桨响炮”;能飞空的桨起火”;飞空后发出响声的桨三级浪”;在地旋转的桨地老鼠”。一些权贵大户人家,每年都会请巧手匠人制成各色烟花,在除夕当夜通宵燃放,一年仅是放烟火要数百两银子,相当于一个等县一年的财政收入。
而从正月初十到正月十六,是百姓赏灯的日子。每年的这个时候,各地的制灯工匠和商人便会纷纷云集京城,把自己的产品拿到东安门外的迤北大街进行售卖,通州也有不少家境殷实的百姓会不辞辛苦前往购买。灯市形形色色的花灯,应有尽有,专程前来观赏的人摩肩接踵,男女皆有,热闹非常。正月十四开始试灯,各种花灯开始在京城的大街巷点亮悬挂,正月十五灯会正式开始,正月十六罢灯。罢灯的这晚,京城的妇女会结伴夜游,由其一人持着点燃的香在前面走,其余的人跟在后面,名为“走百病”,祈祷在新的一年里无灾无咎。如果走过的地方有桥,三五个妇女相携而过,取度厄之意。在城门处,妇女还会在黑暗摸索城门钉,如果能摸到,是吉兆。这一夜,正阳门、崇门、宣武门都通宵不闭,任由百姓往来,士卒校尉则通宵巡逻,维持秩序。至此,新年才算是真正过完。
大明无论是官家还是民间,都管大年初一叫做“元旦”,管正月十五桨元”。元旦那贺节,一直贺到元。元那放烟火,一直放到正月十八。此外,除了贺节和放烟火,这间还有一些别的活动:初八、初九这两到寺院进香、逛庙会;立春那迎神、看赛会。庙会很热闹,进香的,拜佛的,摆摊的,挑担的,耍把式的,混人堆里掏包的,三教九流齐聚会、五行八作同云集。赛会则是更加的热闹,某一处或者某一族的居民一起凑份子,请来戏班子、舞班子、杂耍班子,搭台唱戏,抬神游街,火叉开道,花砖盖顶,两边的观众豁命似的叫好。逛完庙会,看完赛会,是正月十五的花灯和烟火,全国下金吾不禁,狂欢完最后三,正月十八来了。正月十八这一到,戏台拆掉,花灯收起,农人下地,私塾的老先生从家乡赶了回来,官学里的读书声重新闹起来。过了正月十八这一,春节便正式结束了,忙碌的一年开始了。也是,正月十八是大明新春狂欢的终点
第五第四章 第二节 开幕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