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背常理的巨浪,水流中隐隐有金色龙影翻腾,水声如龙吟震天。
三星堆祭祀坑突然塌陷,新出土的青铜神树疯狂生长,枝丫穿透云层引动雷暴。
洛阳龙门石窟所有佛像睁眼,伊河水面上浮现完整的《洛书》图文。
所有供奉先贤圣哲的庙宇、书院、古迹,其内塑像皆隐隐有金光流转。
散落于各处的古籍孤本、碑刻铭文,无风自动,上面的文字流淌着守护的光晕。
从东北林海到南海诸岛,从西域戈壁到东海之滨,无数鸟兽虫鱼,无论猛虎雄鹰还是蝼蚁游鱼,皆在同一时刻对着帝都方向伏地。
晴朗的天幕中突然群星闪耀,紫微帝星光芒大放,二十八宿星辰同时亮起,交织成一张笼罩大夏的星图巨网。
无数大夏子民,无论身处何地,无论正在做什么,在这一刻,心脏都被无形的力量重重敲击。
一股源自血脉深处的悲怆、愤怒、以及随之升腾起的不屈战意,瞬间充斥胸腔。
田间劳作的农夫握紧了锄头,学堂里的学童挺直了脊梁,工厂的工人停下了机器,军营的战士握紧了钢枪……
亿万道属于凡人的信念之光,开始自发地向着苏醒的龙魂汇聚。
九州裂,非山河破碎,而是枷锁崩断!
龙魂醒,非古兽复苏,而是文明意志的终极爆发!
这源自传国玉玺、承载了万古气运的龙魂觉醒,向天地宣告:凡人的时代并未终结,大夏的脊梁,宁折不弯!
此刻,承天门地宫废墟上:
哈洛克、乌瑞恩、图拉杨等天戮使徒和异域神明,脸上的狞笑僵住了。
他们清晰地感受到了脚下大地的愤怒震颤,听到了那响彻灵魂的龙吟,看到了天际那违背常理的星辰异象。
那碎裂的赝品玉玺尘埃尚未落定,一个承载着文明意志的“龙魂”,已然睁开了它燃烧着的双眼。
崇祯帝的虚影在长陵上空剧烈震颤:“三百年前,朕在煤山自缢时,曾发下血誓——”
虚空中突然浮现出当年崇祯自缢的老槐树虚影,树干上那行血字“朕死无面目见祖宗”正在燃烧。
他的声音嘶哑如裂帛:“朕乃亡国之君,但今日——朕要亲眼看着尔等……”
他的右手突然凝实,带着煤山自缢时的伤痕,重重拍在虚空:“葬于我大夏山河!”
最后一个字落下时,崇祯帝的虚影开始燃烧,那是以帝王魂灵为代价凝聚的大夏气运之火。
火焰中隐约可见当年他滴在遗诏上的那滴悔恨之泪。
这滴泪,凝结着一个王朝最后的悲鸣,一个帝王最深沉的绝望。
崇祯帝朱由检,这位大明最后的君主,在后世史家的笔下始终充满争议。
史家们达成共识的是:他“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是一位典型的“中主”——
怀揣治国理想却缺乏治国才能,最终沦为时代悲剧的化身。
翻开崇祯十七年的起居注,呈现给后世的是一个近乎自虐的帝王形象,与历史上那些荒淫无度的亡国之君形成鲜明对比:
喜欢。
第372章 传国玉玺的天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