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痛定思痛认识到错误知错就改,更没有重新重用田丰,相反还把他给杀了。为什么呀,恼羞成怒呗!
这文官集团也就是说了不算呀,他们要是能说了算,相信千刀万剐了这小朱同学的心都有了!你胜利失败都是屁,关键是你这个屁臭到俺了,所以你就该死!
所以文官集团一听说皇帝要回来了,不是准备迎接这凯旋的英雄,而是纷纷各就各位准备骂之,弹劾之。
朱厚照回京城那天是夜里,他要求所有人都去德胜门迎接他的凯旋,并且还要求一家人准备一些彩帐,上面绣上欢迎的文字,并且需要注明是“威武大将军朱寿”。
可好死不死的是,朱厚照在那天晚上回到豹房以后,天上就下起了雨夹雪,整个德胜门『乱』作一团,天黑路滑,文官们找不准自己的轿子,一群人『乱』成一团淋了个湿透,非常的狼狈。于是他们回去后连夜写奏折,第二天雪片一样的奏章就飞向了豹房。
有的说,皇上擅自给自己封官封将军有违祖制,这是严重藐视先帝视大明礼制的行为,这样下去,大明江山就会亡在你的手里;有的说,皇上再一次的私自外出让我们忍无可忍,大明江山迟早会亡在你的手里;有的说,皇上你这次擅自出征是拿大明的江山和子民开玩笑,就算你赢了蒙古人也是因为你运气好,大明江山不保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是很快,一家人就都发现了一件更严重的事情,那就是朱厚照居然从关外带回来一个女人,而且这个女人还死过丈夫,是个寡『妇』。
这下子言官们又闹翻天了,他们认为寡『妇』是不祥的女人,很可能是因为克夫才守寡,如果在皇帝的身边,那不仅仅是克夫,还克大明的国运,克大明的黎明百姓啊!
关键是文官集团还认为这寡『妇』不洁,如果生了孩子,就严重污染大明皇家的血统纯净,先祖辛辛苦苦打下江山,不能流落外人之手啊。
朱厚照正和刘良女如胶似膝地讲着甜言蜜语,对这些弹劾毫不理会。最后大臣们见实在报复不到朱厚照,于是就拒绝承认这应州大捷。
那天晚上的仪式一结束,小朱同学就迫不及待地找到首辅杨廷和,激动地拉着杨老师的手说自己亲手消灭了一个蒙古军官,杨廷和立马祝贺皇帝取得的成绩。可就在不久之后,京城里却开始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应州之战失败了,皇帝不厚道,吹牛撒谎。”
几天后,当东厂给小朱同学汇报此事时,朱厚照沉默了许久,半晌才下诏,替自己请了十天假,表示要休息休息,好用这种消极怠工的方式来报复一下这些大臣。
文官集团按照传统编写《武宗实录》时,写下了“蒙古军队阵亡十六人,明军阵亡五十二人”的话。大家不要小看这句话,这句话虽短,里面却暗藏玄机。表面上是在描写双方伤亡情况,其实是在暗示应州之战其实是明军失败,同时也暗示了朱厚照是在吹牛,至于他的那句口述,则成了他自我吹嘘的表现。
并且在此后所有的历史书上,都没有应州大捷的详细说明,甚至有人还故意的将其抹黑扭曲了,让后来人都不能真正了解当时的事实真相了。
书是人写的,历史书也是人写的!!怎么写,当然是由那些个写书的人来决定了!
你以为你看到的都是事实?都是历史真相?笑话,天大的笑话!!!!
尽管当时的史学家,尽其所能的掩盖、抹黑、扭曲这应州之战,但是一则材料却无情的说明了一个事实:应州之战后,鞑靼小王子极少犯边,更不敢深入也!
喜欢。
第160章 应州大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