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章 野蛮年代[1/2页]

重来1988 北冥虾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温科长大家都叫他老温。三十七八岁,上过山下过乡。业务能力不太强,温吞老实,甚至有点窝囊。
     但这只是表象。
     两年后,老温把科室里陈凡下一届的一个大学生给睡了。最后在下岗之前,靠大姨姐帮忙他们到米国定居了。成为中下层管理人员中命最好的一个。
     “没事儿。”听老温询问,陈凡连忙说。
     “昨晚值班没休息好吧?”
     “还行。”
     “反正今天是周末,下午没什么事儿,你就先回去吧。”
     “可是……”陈凡刚想拒绝,转念一想,正好这会儿脑子有点乱,不如回家调整调整。
     “可是,这不太好吧。”
     “没事儿,咱们厂没那么多事儿。”
     “好吧,谢谢你啊,温科长。”
     “呵呵,有文化的人就是客气。”
     自行车棚陈凡也是好一会儿才找到,自己的自行车倒是一下就找到了。
     这会儿,年轻人大多骑26轻便的自行车,年长的骑28加重的自行车。只有陈凡不伦不类,骑了辆28轻便自行车。
     没办法,这是一种妥协。陈凡的父母都比较保守。到眼下依然觉得自行车不仅是交通工具,也是运输工具。所以,陈凡只好折中了。
     柏油马路坑坑洼洼的,来往的车辆也极少,平均五六分钟才有一两辆车过去。
     偶尔还会有马车、驴车之类的。这里毕竟是郊区。要是三四年前,城中心都能看到马车、驴车。
     从单位骑车回家只要20分钟左右,在大城市这是莫大的幸福。对小城市人来说却是一种痛苦。因为在小城市里,只要骑乘超过10分钟就必然是郊区了。
     小城市郊区的路都是坑坑洼洼、颠簸不平的。下雨天、下雪天更是骑行艰难。
     可眼下,陈凡却丝毫不觉得艰难,只是有无限的感慨。
     因为,那些消失的事物统统都回来了。
     从制药厂大门出来,往南走四五十米路边是一家小饭店,叫“哈拉少羊汤馆”。这小饭店是用保温板临时搭建的。虽然简陋,口味却很地道。
     陈凡他们年轻人工作之余,时不时过来打牙祭。
     他们的羊汤叫全羊汤,就是一只羊从头到脚的材料全都有。吃一份要10元钱,听起来很贵,实际上极划算。
     因为这10元买的是满满一汤碗的干货,汤和烧饼都是免费的,随便要。赶车的大膀背儿汉子到了这里也能吃的肚子溜圆。陈凡他们这种不干体力活儿的小青年两个人一份儿都吃不完。
     再走几十米还有红砖厂、陶瓷厂、铸造厂。
     很快就到无纺布厂了。
     这是两年前才开办的明星企业。
     老二就在这个厂里上班儿。
     陈凡忍不住想进去看看他,想当年老二也是帅哥一枚啊。
     三年后的一天,老二在干了一个晚班儿,正准备下班回家时,顺手修理一下车间的管线,结果被一根铁丝刮伤了眼睛,从此成了独眼龙。媳妇也不好找,一直等到30多岁才说上了外省农村的媳妇。
     说起来,老二也是个命运多舛的人。
     陈凡是家里的老大,66年生。陈锋是家里老二,67年生。但实际上,陈凡比陈锋大了将近两岁。因为陈凡是马头,陈锋是羊尾。
     上学的时候,陈锋学习成绩一直比陈凡好。但高考时不知怎么就发挥失常了,连大专都没考上。
     1985年,陈锋高考落榜以后,在家待了两个月,被安排到老陈他们单位的知青商店上班儿。
     转过年春天,无纺布厂招工,应届毕业生、待业青年们趋之若鹜。
     因为这无纺布厂在眼下算高科技企业了。是由当地轻工研究所跟魔都的厂子联合兴办的。机器设备、技术人员统统从德国引进。真是满满的逼格。
     陈锋顺利考上了,他的同学们纷纷落榜。
     哪知半年以后,1986年秋天,工商税务、银行公安等事业机关单位

第2章 野蛮年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