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三章 不止于此[1/2页]

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信度河两岸的据点极多,究其原因,这年头的信度河还不像老张非法穿越之前那么废。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还是相当不错的,尤其是中下游地区,还有大量的灌木林存在。即便是过度开发的上游地区,也有大量的支流有着密林存在。
     低下的农业技术,加上战争带来的流离失所,也就导致了信度河的衰败。
     当唐人踏入这一片流域,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之后,原本粗放型的原始农业,就被彻底摧毁。
     而整个河流地区,农业并非是其利润点,当然大型农庄并不缺少。
     “原来占据了‘金合欢的,是二郎?”
     “当时得了玄奘法师的见闻录,便顺流南下。找到了‘金合欢,此地林木茂密,采木修建营寨,也就容易的多。只是没有良港,不过两岸地势平坦,二郎言可修板轨,一路延伸至腹地……”
     酒过三巡,撤了残羹冷炙之后,桌面上铺着一张西天竺的地图。上面各家的据点,都是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出来。
     邹国公、琅琊公主掌控的据点,主要在中下游,大大小小的庄园、码头、市镇,有一二十个,属于第一梯队的豪门。
     同样掌控一二十个据点的,还有潞国公侯君集,差不多就是一个西天竺“大国”的范围。
     诸如窦氏、李氏、柳氏、房氏、杜氏……杂七杂八加起来,就组成了信度河沿岸数百个据点的规模。
     势力互相交错,在中国高层,有斗争也有合作,但总体来说,合作大于斗争。
     西天竺的山谷地带修建长城,这就是各家通力合作的典范。
     每个据点出一百个“天竺奴”,那也是数万人的规模。
     而“天竺奴”的消耗,是动态平衡的,普通人根本察觉不到,至于说天竺土王土公,更是不可能明白其中的变化。
     毕竟说到底,整个天竺内部,土公和土王之间,语言文字上都不能沟通。伴随着“佉卢文”的地位消亡,谁掌握汉语,谁才有跟大唐帝国来客交流的资本。
     带路……也不是那么好带的。
     “这‘金合欢因何得名?”
     李震好奇地问道。
     整个“天竺地”的瓜分盛宴,李积一家都不敢太深入,只要就是捡一点金银收成。真要说大张旗鼓搞番邦投资,有李淳风在侧,他们不敢动。
     除了李积,李靖全家也是这个鸟样。
     不过比李靖全家好的是,李积至少跟张公谨关系铁,儿孙辈下手,要容易得多。
     “信度河两岸有合欢树,不过所开之合欢花,不类中国粉白,乃是金黄之色。故而因此得名。”
     张德给李震解释了一下,然后在地图的信度河三角洲地区画了个圈,“这里原本有一小邦,国内密布金合欢树,前几年为人所灭。绝其祭祀之后,便更迭其名,以‘金合欢为标志,一眼便知了。”
     至于说谁灭了那个小邦,谁绝了小邦的祭祀……不值一哂。
     “若信度河两岸修建堤坝,两千石船能不能深入腹地?”
     “自是可以的。”
     整个信度河的通航能力其实不差,相较骠国境内的河流呈阶梯状,时不时来个断崖,信度河这年头简直就是天然运河。
     虽然上游曲折流速大,但也要看跟什么时候比。跟老张非法穿越之前比,那就不是强了一点半点。
     “居然能进两千石?”
     “现在就有两千石大船进出。”
     哪怕听了很多次,老张还是觉得怪怪的,因为所谓的两千石大船,其实也就一百吨光景。
     这鸟蛋玩意儿……非法穿越之前,那就是个“艇”。
     实际上武汉还有一种新型船,是水泥做的,但因为动力源不能

第六十三章 不止于此[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