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凭咱同窗之谊,你随时过来,”只要不是敌人的奸细,读书人不管谁来了我都会要,但是话就不能这么说了,要突出我们之间的感情,扬兴恒道:“那我们明天就过来上职了,”“好,一言为定,”这几个人告辞而去。当初起步的时候想找个账房都很难,有了一定的地位就有人纷纷来投,万事开头难,开了头就好办多了。
转眼就到了首届即墨商会开幕的日子,我虽然不是杨家的代表,也是要过去站台的,扬兴恒成了我的贴身机要秘书,和两名护卫一同前往,地点是蓝氏家族提供的城西两里外的一个庄园,蓝家不愧是老牌世家,出过高官的,从外面看庄园就相当气派,门楼围墙建的都很高大,门口还有两个石狮子,门楼上也是张灯结彩,各式车马停在两旁,看我们一行人到来,蓝氏族长和会长黄嘉善亲自迎了过来,“杨将军能来,即墨商会就成功一半了,”“两位家主客气,商会的事我肯定会鼎力支持的,”“哈哈,快里面请,”说着又家人过来牵走我们的马匹,把我们往院子里让,进到院里,穿过回廊,被带到一个宴客厅,有十来张八仙桌,已经有不少人就坐,我被带到首席,张县令已经到了,我被安排紧挨着张县令就坐,今天即墨的大小家族都来了人,场面有些喧嚣。张县令对我说道:“杨将军,你也是主张成立商会的,你对成立商会怎么看?”“张大人,你也知道即墨是靠海的县,山地长不了多少粮食,渔民捕鱼风高浪急很危险,平常的年份还能维持温饱,到荒年粮食价格暴涨,渔民都可能饿死,即墨的出路就是发展手工业,对外发展海贸,然而各家族各自为战,一盘散沙,让海盗有机可乘,商会成立后,把各大家族聚成一个拳头,能轻松地清扫掉海盗,海贸就能发展起来,从而带动纺纱织布等各种手工业发展起来,那国家的税收,老百姓的营生都有了保障,这都是近处的好处,以后要是做大做强了,完全可以和泉州的郑家一较高下,西洋人可以把生意做到我们这里来,我们为什么不能把生意做到西洋那边呢,听说大海深处都有和我们大明一样广袤肥沃的土地没人耕种,我们以后完全可以把老百姓迁移过去,在海外再建一个大明。”张县令道:“杨将军描绘的蓝图也太宏大了,这怎么才能让人信服呢?”“张大人,很多黄头发蓝眼睛的洋人都来到我们大明了,你可以试着和他们多接触,您就会对外面的世界更了解,要是能搞到三宝太监当年出海的记录,你就能找到证据,”“杨将军,我也想和你们大干一场,可惜我的任期快满了,”“张大人,你清正廉明,为百姓办实事,我们即墨百姓士绅会努力把你推到莱州知府的位置上,”“能得到全县老百姓的支持,我也希望有机会和你们大干一场。”
喜欢。
第92章 同窗来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