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学的日子。
     那种迫切,在这里同样有。
     秦芳慈叹一口气,轻轻拍了拍李柏松手,“我知道,为那样的人生气不值得,我儿是好样的,娘都知道,我原本也想着再给你找个学堂……”
     母子俩把话说开,各自安心睡去。
     第二天又是忙碌的一天。
     杜氏带着大丫二丫做家务,王氏带着李玉兰绣花,就是李柏松拿回来的那种荷包,用棉布绣上简单的竹枝竹叶。
     说是简单也要练习,之前缝的荷包都没有绣过什么花样,王氏就拆了一块三蛋儿穿小的旧衣裳拿来练习。
     等手熟了再买了好的棉布和丝线来绣。
     绣荷包,绣手帕,布料和丝线用的好,价格也能更贵一些。
     李柏松又给大蛋儿二蛋儿三丫四丫教了几个字,捧着书在廊檐的另一边看书,这里不晒,光线也足够明亮。
     孩子们在院子里的泥地上拿着小木棍画得像模像样。
     四丫还太小,说话都含糊不清,但看哥哥姐姐都在地上画也认真的跟着戳。
     王氏背上是小儿子,抬头就能看见乖巧的女儿,就觉得眼下的日子很有盼头。
     李老大李老二两人一组去了田里耙田,秦芳慈带着李老三和袁氏来到了预留好的育秧地开始育种。
     育秧地已经提前挖高了,也预留了排水沟。
     秦芳慈指挥着李老三先均匀撒上种子,毕竟李老三是种地好手。
     种子撒完需要盖土,就是昨天打碎的细土细细铺撒一层在上面。
     细土上面撒草木灰,既可以增温又能防虫。
     这个时候的麻雀很多,为了避免种子被麻雀啄出来,秦芳慈叫李老三背来了一背篓稻草,把稻草再细细盖上去,稻草腐烂也能增肥,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稻草容易长霉,需要及时把长霉的稻草拿开。等到种子出芽到一半时,就要及时把稻草撤走,以免稻草压苗长得不好。
     盖好稻草,袁氏竹子也劈出来不少,都是提前砍了运过来的,对半劈开,像做篱笆院子那样把竹子插在育秧地周围,起到一个防风的作用。
     在以前,都是直接用塑料薄膜,土一压,结结实实,这里没有塑料薄膜,秦芳慈只能把能想的办法都用上。
     三人一忙就是一个早上。
     院子里,王氏终于绣出一片像样的竹叶,高兴地抬起头正好李柏松背完一段文章要起身,王氏立马起身凑过去。
     “小弟,你看我绣的竹叶和你昨天拿回来的竹叶像不像?”
     李柏松接过去仔细看了看,笑着鼓励道:“三嫂绣得很像,果真是手巧。”
     王氏被夸得脸红,“小弟不要乱说,我手可不巧。要不是你拿回来的荷包,我都绣不出来,你之前给我画的花样子我都没绣出来,白费了你的力气。”
     “三嫂多多练习,不会白费,等三嫂手艺好了,能去城里接一些做衣裳的活吧?一套成衣应该能挣更多钱。”
     “我可做不了城里人穿的衣裳,我做的只能咱们家里人下地干活穿。”王氏不好意思地笑,她以前也是想过,“布店的老板都有专门的绣娘,以前二哥就给我问过,说只要我们做一些荷包手帕,做得不好的还不收。”
    喜欢。
  

第四十一章 怜我家贫[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