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53章 惊为神人[2/2页]

墟镇 历道三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山”的意思,在苯教徒心中,冈仁波齐则是理想的国。
     而在梵语里,冈仁波齐被称为吉罗娑山,意为“湿婆的堂”,也就是印度神话职神的堂”。
     耆那教认为冈仁波齐是其祖师瑞斯哈巴那刹得道之处,藏传佛教则认为此山是胜乐金刚的住所,代表着无量的幸福。
     千百万年来,冈仁波齐地区的250多条冰川,化为源源不绝的水源,通过雅鲁藏布江、恒河与印度河,流向了藏地高原的四面八方,从而孕育出了无比灿烂的古代文明。
     也许正因为如此,虽然常年赶来此处朝拜的国内外信徒不断,冈仁波齐依然静穆地矗立在这里,保持着它的神圣和庄严。
     当齐默还只是远远望见“冈仁波齐”的时候,就遇到了数十支来此朝圣的队伍,这些队伍来自印度、尼泊尔、不丹以及内陆地区。
     也许因为这一次“行星连珠”即将到来,人们才不约而同地纷纷赶到了这里。
     这样的队伍或是个人独行,或是举家前往。但有一点相同的是,这些虔诚的信徒们,大多都是不远千里、历经艰辛才赶到这里来朝圣。
     转山是朝圣者们最常采用的朝拜方式,在各教的教义里,都以这种方式消除罪恶。而赶来冈仁波齐的朝圣者们,自然也不会例外。
     无论是佛教徒或印度教徒,抑或是苯教徒或印度的耆那教徒,能到“冈仁波齐”转山,都是一生中最大的夙愿。
     绕冈仁波齐神山一周的距离大约是52km,藏传佛教徒和印度教徒顺时针转,而苯教徒则是按逆时针绕行的。
     藏民们一般以3圈为起点,转满吉祥的数字13圈,才能获得转内道的资格。
     能够转满108圈的人,据可以完全洗脱前生后世的罪孽,进而大彻大悟,甚至让人涅磐成仙,可谓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而在每年的藏历4月15日斋会之日转山,这样的功德更会远胜于平日。因为按照佛教的解释,这一正是释迦牟尼处胎、成道和涅盘的日子。
     (本章完)
    喜欢。
  

第453章 惊为神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