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吗?”
“可不就是吗?我跟你说,这也就是咱们跟顾家是一个村子的乡亲们,不似外村的人还不知道今天这个事,要不然,就顾家大门口,恐怕都能被踩烂。”
“别说,还真有可能!”
说到这个事,确实如他们看到的那个样子,跟哥俩要墨宝的人几乎涵盖了整个村子。
好在村子不大,家家户户都是为了孩子,谁让家里有孩子在私塾读书的读书,他们也是希望家里的孩子,能像顾家哥俩一样能出个读书人。
这事起因是先前在城里读过几年私塾的孩子,见哥俩的字比先生的还好,便硬着头皮上前讨要一幅字回去临摹。
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一下子让村子里的妇人们给知道。
村子里的妇人又都是看别人有,她没有不行的主,又怎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呢?
就这么,村子里的妇人,一时间纷纷聚在哥俩面前,你一句我一句当着他们哥俩说恭维话,最后哥俩实在是没有办法,只能是来者不拒。
不是不想拒绝,而是一个村子里住着的乡亲们,怎么好意思推脱。
再说了,又不是多大的事,正巧笔墨纸砚都是现成,又都已经拿出来铺开,无非就是多写几个字罢了。
就这么一写,写的满村乡亲们都来求字,至于那个谁家的孩子求字帖一事,只能过后再说,不过顾承安还是不忘了应承道。
“那个,家兴,你等等哈,等叔叔帮忙眼前这些事,再给你卷写一幅字帖,就写那个《颜勤礼碑》。此碑书法严谨峭劲,笔画刚劲有力,结构紧凑,字形规整,最适合你这么大,用来临摹,练字的首选范本。”
孙家兴没有想到还有这样的惊喜,赶紧的说好。
“好多谢泽叔。”
说完还不忘在心里偷偷的暗喜,而不是看着眼前那么多人,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毕竟大人不知道刚刚泽叔说的《颜勤礼碑》是什么?
可是像他这么大,但凡在城里读过几年学,又时常得先生夸奖的孩子,多少有些懂。
只是站在他一旁的其他几个孩子,还没有好意思开口,光顾着羡慕孙家兴的同时,又听到顾承泽说。
“你们几个小家伙别着急,也别羡慕家兴,谁要是能够在私塾里一直坚持读下去,并且得先生一句有读书的天赋,我也给他一幅字帖,前提得像家兴这样爱读书才行。”
一听这话,那些羡慕孙家兴能得到字帖的人,也就不再羡慕了,实在是整个孙家湾,并不像孙有喜,以及孙家兴那么有读书的天赋。
特别是孙家兴,那里他们孙家湾继孙有喜以后,再一个被先生夸奖,很有可能将来能等考中秀才的那个人。
而他们别看也在私塾读书,其实他们自己都很清楚,他们是不是那块料。
喜欢。
第356章 红绸灯笼映家境,墨宝赠邻显才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