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帮我带句话,34;顾十七凑近老王耳边,34;就说39;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要坚持统一经营39;。34;
这是他和郑敏约定的暗号——如果对方是真心的,会回答34;但也要调动个人积极性34;。
一周后的赶集日,顾十七装作买农具,在县供销社门口晃悠。
34;同志,这锄头多少钱?34;一个戴草帽的老农蹲在摊位前问。
34;五块八,公社证明可以便宜两毛。34;售货员回答。
34;我们西河村穷啊,能不能再便宜点?34;老农叹气,34;集体积累太少,个人积极性也调动不起来...34;
顾十七耳朵竖了起来——暗号对上了!
他装作不经意地靠过去:34;这锄头我看看...哟,这不是西河村的刘大伯吗?34;
老农抬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精光:34;顾技术员?好巧啊!34;
两人走到集市角落,刘大伯立刻压低声音:34;顾同志,我们村三百多口人,去年人均口粮不到两百斤。听说青山大队吃了饱饭,大伙儿都想...34;
34;刘大伯,34;顾十七打断他,34;这事风险很大。如果被发现,轻则撤职,重则坐牢。34;
34;知道。34;老农从怀里掏出张按满红手印的纸,34;我们联名担保,出了事绝不连累你。34;
顾十七看着那些歪歪扭扭的手印,突然想起那个世界的小岗村34;生死状34;。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只是在这个时空,风险更大,代价更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34;这样,34;顾十七把纸撕碎吞进肚子,34;三天后,让你们的记分员去青山大队找李有田39;学习记账方法39;。34;
顾十七没想到风声走漏得这么快。
就在西河村记分员去青山大队的第二天,马专员突然带着工作组杀了个回马枪,直奔西河村。
顾十七得到消息时,工作组已经查封了西河村的账本,带走了村支书。
34;怎么办?34;郑敏连夜赶到青山大队,脸色煞白,34;我爸说林副省长在省委会上点名批评39;包产到户歪风39;,说要抓典型!34;
顾十七在煤油灯下踱步。现在销毁证据已经来不及了,西河村的账本上肯定有蛛丝马迹...
34;有了!34;他突然抓起钢笔,34;我们得抢先一步。34;
第二天一早,省报头版出现了顾十七的署名文章:《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优化路径——青山大队34;五定一奖34;责任制的实践与思考》。
文章通篇强调34;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可动摇34;,但巧妙地把34;包产到户34;包装成了34;在集体统筹下的劳动积极性调动机制34;。
更妙的是,文章末尾特别感谢了34;马专员同志的悉心指导34;。
马专员气得在办公室摔了杯子。
34;无耻!卑鄙!34;他对着张明咆哮,34;这小子居然把我写成他的支持者!34;
张明小心翼翼地问:34;那我们还抓不抓西河村的典型?34;
34;抓个屁!34;马专员把报纸揉成一团,34;现在全省都知道我在39;悉心指导39;这种改革,再去抓人,不是打自己的脸吗?34;
与此同时,顾十七和郑敏正在农科院实验室里偷笑。
34;你这招太险了,34;郑敏戳着他的额头,34;万一马专员不管不顾...34;
34;他不会。34;顾十七胸有成竹,34;这种人最在乎的就是政治形象。34;
窗外,秋风吹得试验田的稻浪翻滚。顾十七知道,这场危险的游戏才刚刚开始。但至少在这一局,他靠着规则的力量,险胜了一招。
喜欢。
第419章 试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