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9章 撕开朝堂一个口子[2/2页]

大明:修仙求道的朱家老六 孤独的根号33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权还是有限的,名义上诸多权力归属于天子,实际上并不能将所有权力握在手中。”
      朱棣脸色有点阴沉,连脑袋都觉得没有那么疼痛了。
      “若是天下承平,并无大变,朝臣自然还是按照多少年以来的规则,与天子之权抗衡。”
      “可是!时代变了!”
      “灵气复苏,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人们真的还会安心的听命于皇室吗?难道世界上真的不存在野心家?”
      朱瞻堪将话题绕回商人身上:“商人逐利确实不假,可商人也是可以最快扶植成一股力量的一方势力。”
      朱瞻堪语气莫名的说道:“而且,也许商人的实力比皇爷爷想象中要强大很多啊。”
      “哦?”说到这里,朱棣有点好奇了。
      商人的实力居然比想象中强大好多?
      这孙子虽然偶尔有些离谱,但却并不是说大话的家伙。
      “盐运给商人们一个机会,也许他们会弄出不少惊喜出来....”
      “好,那就给那群商人一个机会吧。”
      ......
      不知道何时,京师重地居然流传起来一个传言,陛下有意给商人们减去一些枷锁。
      比如,商人有机会做官!
      而且这个传言还传播的有鼻子有眼。
      按照传言的说法,朝廷即将在六部之外,新开一个商部!
      商部的官员,最高可媲美六部尚书,其次还有侍郎,甚至对应的五品、六品、七品之间,都有官职。
      如果传言是真的,其中涉及到的权力与利益,那真是大到没边了。
      还有传言,经商司便是为了彻底成立商部才建立起来。
      经商司的主官还是大明朝的太孙,未来的天子。
      由此可见,朝廷对于商部发展的信心。
      内阁之中。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啊!”杨荣语重心长、痛心疾首道。
      “吾等应进言,勿让市井流传如此离谱的流言。”
      杨士奇没有多言,其实大家心中都有数。
      如此信息量巨大的流言,没有皇帝的首肯,怎么可能在京师之中,流传起来?
      这是皇帝的报复,报复他们这些臣子不听从盐政改革的话。
      而且也真的有可能想要扶植一个新的部门,抗衡满朝大臣。
      成立商部,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意义。
      儒家学子不知道多少年扎根于朝堂。
      区区一些商贾,怎么可能会带给他们威胁?
      但是杨荣并不这么觉得!
      他与清廉至极的杨士奇与夏原吉不同。
      有贿赂他确实不收,但是他的家人硬是收起来了,他也不知道吧?
      也正是因为如此,杨荣及其家眷与商人的交集其实并不少。
      文人墨客之所以过得潇洒,绝对不是因为田地中的那点赋税收入。
      赋税,要等到随意乱收的时候,才会有比较大的收入。
      如今永乐朝,他们至少还不敢明目张胆的肆意滥收。
      那么,官员们灰色收入的大头,就是来自各地商人的孝敬。
      商人之所以愿意孝敬他们这些官员,肯定不是因为嘴上说的敬佩官员的为人了!

第119章 撕开朝堂一个口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