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想赚钱只能靠地里的产出,农户可以卖粮食作物或者禽类但是不能卖加工过的,举例你可以卖米但是不能卖用米做成的米糕,可以卖带毛的活鸭子也可以卖没毛的死鸭子就是不能卖剁成块儿做成菜装在盘子里的鸭子。
其实书面上对商人的界定倒是也不太明确,简单的来说就是长年累月的与民谋利,如果林云想钻空子也不是不行,但她怕人被人拿住把柄也就不想惹这个麻烦,一不留神容易踩线,万一到时候不小心断了儿孙读书的路可就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第二日盘完炕全家都上山帮着捡柴,沈家村后身就是一大片连绵的山脉,有些得天独厚的资源,木材,动物,药材,细数都是天然的宝藏。
为了安全村里人都只在外围活动,快过冬了囤柴火的人家不少,一路走着倒也热闹。
林云在屋子里给黄豆浇水,芽出得慢却已经冒出了一小截,看来自己离成功又近了一步,满脑子都是醋溜豆芽,豆芽炒肉,豆芽汤。
“娘,村里要组织今年最后一场秋猎,族长让各家各户都往上报名字呢,咱家今年谁去?”
沈老大推着板车往院子中间一放,这一趟拉的都是些没人愿意要的树根,又重又硬拉回来不方便还不好劈开,这正中了沈家人的意,还没到山上就装了一车,省了捡柴的功夫用来劈柴也是一样的,何况树根还烧得久。
村里组织的狩猎是大型的,村里一年一度难得的大事,固定的时间集结全村青壮年上山,一般都是除去家里独子每户出一到两个人全凭自愿,人多自然分得的猎物就多,运气好遇到猛虎和黑熊都是可能的。
没去的人家村里也给了便利就是可以用粮食换猎物,价格是市面上的一半,个人狩猎是不允许进入山脉内围,里面猛兽多很容易发生危险。
这样的规矩传下来世世代代已经几百年,林云感叹沈家先人的智慧,向大自然索取有度,心存敬畏之心,这样才能长久。
林云想了想应声,“去年是你去的,今年还是你带着老三去吧,两兄弟一起也好有个照应,多一个人也好多分些猎物过年。”
安全问题林云倒是不太担心毕竟全村要去那么多人,但凡事就怕个万一,李氏肚子里揣着娃就还是没让老二去。
沈老大高兴了,没想到今年娘还让自己去,利索地把板车套好,“成,那等会儿俺路过就把名字报了。”
林云吩咐赵氏开始和面蒸馒头烤饼,往年进山短则十天长则半个月,干粮是一定要备足的。
这次林云决定给两个儿子提升生活质量,馒头切好裹上鸡蛋液直接下油锅炸,为了避免烙饼凉了冷硬这次也换了个法子,让赵氏上河滩捡了石头打算做石头饼。
吴氏是又好奇又震惊,暗戳戳地想上手,“娘,这石头还能做饭?”
林云脑子里只有理论自己没实践过,属实也有些没底,伸手把锅铲递给吴氏,“你来试试。”
指挥着吴氏把面剂子一个个摊平铺在刷过油烧热了的石头上,接着又把剩下的一半石子儿埋在面饼上,不管成不成功总得试试,要是失败了也不怕,晚上就煮面疙瘩汤吃。
第二十五章 最后一场秋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