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裴蔓菁一边抽出纸巾帮姜栋擦拭嘴上的唇印,一边耐心地听着。
      等姜栋说完之后,裴蔓菁有些无语:“你满脑子都是生意,现在公司摊子这么大,你就不怕谣言变成真的?”
      裴蔓菁担心的,无非就是公司的资金方面会出问题。
      姜栋耐心地跟她解释:“咱们先从压缩机切入,主要供应给集团的汽车使用,这本来就是咱们需要的。趁此机会,咱们可以好好地搞研发,掌握最先进的技术,等到时机成熟之后,再逐步地向外拓展市场。”
      姜栋已经想好了,这个项目将会独立成为一个公司。
      新时代和这个公司之间,是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关系。
      他将这个方案,跟裴蔓菁提了一下。
      裴蔓菁稍微想了下,这个项目做大了以后,可以并购进集团内部,或者独立发展,无论如何都是不错的选择。
      “那我一会去跟周蕊他们几个商量。”裴蔓菁掏出随身携带的口红,补了起来。
      没想到姜栋看见裴蔓菁涂抹的动作,心情又是一阵激荡,抱着她又是一顿乱啃。
      次日,裴蔓菁跟周蕊等人商量之后,众人都觉得这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周蕊随即安排人,私底下调查了一下市场前景和投资的金额等信息。
      姜栋对于市场前景这一块,肯定是不担心的。
      根据前世这些家电的发展可以看出,这注定是一个赚钱的项目。
      对于集团内部来说,正常的调查流程是必须的。
      只有足够的数据,才能更加让人信服。
      这是姜栋特意强调的,底下的人必须有他们自己的判断。
      要是姜栋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那还要他们干什么。
      大方向上面,姜栋要做一言堂。
      可到了实际行动上面,底下的人必须把工作做好。
      在细节上的把握,都是需要集团成员去落实推进的。
      况且做了这些,他们能够学到很多东西,积累不少的经验。
      这些具体的事情,姜栋不会干涉太多。
      如果公司什么事情都要他来过问,那么十个他都可能忙不过来。
      他只负责提出发展方向或者建议,剩下的其他人去做就好了。
      按照这种模式,这个团队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规范。
      随着新时代集团的逐渐壮大,管理团队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姜栋在很早之前,就一直有意无意地培养他们做事的习惯和风格。
      很快,一份详细的报告数据就提交了上来。
      姜栋看着眼前的报告,微笑道:“可行性分析报告这么快就做出来了,看来你们的工作效率提升了不少。”
      这句话一说出来,在座几位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没什么问题的话,就安排海外的公司开始操作,周蕊你负责安排人去筹建公司,现阶段尽量避免跟新时代集团产生直接关联。往后其他产业供应链上的公司,都可以参照这个模式来进行操作。”
      姜栋借由这个话题,稍微延伸了一下。
      手机供应链条上的诸多零配件,在细分领域内,可以诞生出很多数百亿甚至上千亿规模级别的企业来。
      这是姜栋成立海外投资公司的初衷之一,金融控股公司,是未来实业的一个助推器。

第506章 新项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