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曼币目前在市场上十分走俏,很多米元机构都在不断地扫货。
      姜栋他们布局较早,在手上囤积了足够多的弹药了。
      李天盛多次找到姜栋,询问要不要继续追加,不过都被姜栋拒绝了。
      对于姜栋来说,一百亿华夏币的资金投下去,能够赚取到的利润已经足够多了。
      继续加大的话,肯定会引起索洛斯这帮人的注意的,到时候只会适得其反了。
      偷摘人家的果实,低调点赚钱就行了。
      九六年,整个曼国的外汇储备才三百多亿米刀。
      姜栋操纵的账户换算下来,足足十二亿米刀了。
      这笔钱做空之后,起码能够翻数倍出来。
      如果数量过大的话,肯定会引起国际金融炒家注意的。
      姜栋不担心制裁之类的,不过能够避免麻烦还是要尽量避免。
      未来的国际市场上,还有不少次收割的机会。
      姜栋要是提前暴露的话,以后想要暗地发财就不好办了。
      现在以索洛斯为首的炒家,汇集的资金就已经超过了几百亿。
      姜栋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利用信息差,跟在他们的后面扫货抛货,最后先他们一步撤离战场。
      九六年仲夏,华耳街的许多金融报刊,开始发布一些关于曼国的金融信息,一本正经地分析曼国的经济。
      主要是从曼国国内的一些产业结构、就业趋势等,逐步分析整个国家的经济状况。
      众多的经济学家和研究机构纷纷认为,曼国的经济发展太过于单一,产业结构单薄,抗击风险压力弱小,制造业都是一些低端的低附加值产业,没有形成产业壁垒,唯一有些亮点的就是旅游业了。
      长篇大论下来就是一个论调,不看好曼国未来的经济增长。
      未来的经济增长率,会下降得非常多。
      这些消息穿过大洋,飘到姜栋这里的时候,整个国际市场已经变天了。
      首先是敏感的金融机构,原本就很警觉的他们,第一时间察觉到了危险。
      这一段时间以来,米国资金调集密度,都指向了曼国。
      现在关于曼国的各种负面消息传出来,他们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不对劲了。
      很快,这些机构纷纷跟进,像是一群闻到肉味的狼。
      曼国这边反应同样很快,立即组织国内的经济学者进行了反驳。
      报道的内容很简单,称这些论调是子虚乌有,完全是污蔑,曼国国内经济形势一片向好,产业健康合理,各项经济指标都没有问题,接着晒出了各个领域的经济数据。
      一时间,你来我往的口水战率先打了起来。
      华耳街的金融机构,依旧大肆地在市场上扫荡曼币,硬生生地将曼币的汇率提高了一些。
      曼国一边暗中联合附近的国家合作,一边组织舆论进行反击,可是并没有引起多大的积极反响。
      这些金融机构和基金公司,掌控了华耳街大大小小的媒体报刊,曼国在他们的地盘上打嘴仗,根本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在外汇市场上,能够交易的曼币已经很少了。
      原本交易盘就很小的曼国曼币市场,成交量就更少了。
      只要有人抛出来,就立即被扫货买走了。
      姜栋知道这是双方的试探阶段,真正的交锋在未来几个月内。
      这辈子他的出现,说不定会让金融风暴的时间提前。

第520章 舆论之战[2/2页]